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全部的自己
——古希腊人名言
这周看了这本书,满满的赞叹,诸如此类“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当时确实应该课间休息”、“原来没有超人!”、“佩服佩服!”、“我一定要把这本书拿给朋友看”。
《精力管理》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没办法改变时间的总量,每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都是24小时,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我们应该管理精力,而不是简单的管理时间,我亲切的叫这本书为“科学养生法”。
按照书里的理念与方法,你只需要做出选择,用一种不同的方式,真诚的面对自己:改变思维、简化生活、定制计划、确立目标、健康饮食、坚持锻炼。通过管理好工作、休息、锻炼的节奏,通过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获得精力再生,从而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何谓精力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表现的基础。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高度表现、健康和幸福的基础。
想想自己从记事起的状态,小学精力充沛开心无比、初中马马虎虎略显不足、高中筋疲力竭患得患失、大学庸庸碌碌昏天暗地。
小学的时候,有15分钟的课间时间,我们几对小伙伴完丢沙包、抓石子儿、跳皮筋、跳绳,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对知识的渴望,来自大人们的表扬,同学的羡慕,简简单单的知识,顺手拈来,精力总也用不完。每天期待着上学,那个时候的竞争也打不到我,反而很享受,每次都是我玩的最好。当偶尔失败了,我也会反思总结经验,玩的异常起劲。
全情投入——达到最佳效能的最优精力。表现是活跃的体能、联动的感情、专注的思维、内的意志。小学的状态是无限接近这种状态,很是开心愉悦。
精力的4种来源:
1.体能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储备。
2.情感能力取决于精力的质量。
3.思维能力取决于精力的专注度。
4.意志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强度。
这世界憎恶休息
工作了5年,我曾经信奉长时间的工作,可以磨砺我的心智。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不科学,可以说是极其愚蠢。几乎每周加班3天,心情忽高忽低,工作占据了我的思想,觉得不去想工作就是懒惰,负罪感极强。那个时候的我认为,给比人打工是我价值体现,可以带给我我想要的。
不给自己留一点恢复精力的时间,甚至根本不在意休息。认为只要今晚睡一觉就好了,很多时候睡一觉,确实可以解决当时的焦虑。这就像是电脑重启,可以解决多数的电脑问题,哈哈,这是个小笑话,也许真的是电脑累了,给我们需要休息的反馈呢。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精力的恢复。当你有充足的精力,去应对当前的事情,结果将更有可能是你所期望的。
这么多年的经历,证实我是错的,我归咎于我不够勤奋,事实上我是不够勤奋。现在看来根本原因在于,我没有确立好自己的目标,眼界狭隘,体能极差,不会聪明的努力。如果想要生活的高效与有质量,全情投入可以说是一种解脱。
精力管理培训系统
首先,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只有树立目标真正深刻的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我们才能全情投入,使命感是火种、动力、也是精神食粮。
其次,正视现实——你的精力管理做得如何。
我们只有满怀震撼的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想象或希望中的自己,才算迈向个人生活现实的第一步。
最后,付诸行动——积极仪式习惯的力量。
研究就够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是习惯的造物,因而我们的行为有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书中有大量翔实的客户案例,来印证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比较经典的是成功人士罗杰,他自我感觉家庭美满、幸福和谐,其实事实却是自己精力低下、焦躁、消极、人际关系淡薄、还缺乏激情。我们往往认识不到全部的自己,而罗杰也没有认识到妻子的困境,和女儿的隔阂,以及和同事关系。
通过经理管理培训系统,遵循经历容量发展的曲线,体能层面——情感/社会层面——认知/思维层面——道德/精神层面,制定一系列计划并实施,达到了42岁后犹如新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