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生,我自觉还是满意自己的。
满意自己很年轻就参加了工作。以后读书求学,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年以后,家庭和睦,工作顺利。随着年龄渐长,又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是唱歌,二是写文字,三是继续站在三尺讲台,散发余热。每天过得充实而愉悦。
看看周围的人,我有如下观察与思考。
有的人,一辈子拥有一颗少女心。她的生活里,永远只有一个主题,沉浸恋爱,走出恋爱,期盼恋爱,周而复始。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年龄大小,她总在寻觅爱。爱而有得,得而复失。所以,爱与被爱,一直是她生命的主题,从未改变。
有的人,一辈子心里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总没有长大。心理上,他永远停在少年阶段。他总在纠结童年际遇,总在固守他的原生家庭,总在沉潜15岁的年华,哪怕已是年过半百的年纪。似乎感觉,他没有多少成长。
我在想,人这一辈子,每个时期都应该有自己的成长。
少年时,是读书求学。青年时,力求适应社会,寻找合适伴侣,恋爱,结婚。中年时,追求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老年时,爱抚儿孙,颐养天年。但是,仅有这些外在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必须在心理层面不断成长,也就是说,不断加强个人“修为”。这是一生一世的必修课。
我在考量自己,检视自己每个人生阶段有没有停止成长?细细一想,也还行,基本没有辜负每一段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