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手《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一书之前,我对其有所了解,这是一本专为编剧打造的创意工作本,主要是介绍编剧创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一些表格表单。但当我入手后,我还是比较吃惊。一是这本书的大小,16开,几乎和A4纸差不多大小,使得书中的表格可以直接裁下来使用;二是各种表格的数量,并不和其他工作手册一样,只有一份作为样表。各种表格的数量,根据使用频率不同,少的五份,多的十几份。正如作者在第一章中写到:
这本书为你提供足够写五个剧本初稿的工作表。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一书的作者是杰里米·鲁滨逊和汤姆·蒙戈万。前者是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50余部小说和十几部电影剧本;后者是知名作家,创作了29本超现实主义诗集以及多部戏剧剧本、喜剧剧本。两个人都是编剧界的资深人士,深知编剧创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深知作为一名编剧最需要的是什么?
编剧的世界中始终有一样东西是缺乏的,那就是计划和组织的能力。
我一直在不断扩展自己在编剧方面的知识面并且已经挖掘了大量的有用资源,但有一样我从未看到过:工作表。
为了帮助刚入行的菜鸟快速进入角色,帮助老鸟更快更好的创作,杰里米·鲁滨逊和汤姆·蒙戈万合作创作设计了八张表格,函盖故事概念创作、人物角色设定、人物关系编织、故事情节架构、情节点设置、人物弧光设计、情节整合以及场景设计等方面。这些表格可以引导我们创作,记录我们的灵感与创意,为我们提供一个框架,让我们真正了解所要塑造的角色,从而定制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师级作品。
而当我翻阅完全本书后,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编剧看的。虚构文学(小说)创作者可以借用这些表格完成小说人物、情节等内容的设计。比如上述角色成长的轨迹,完全也可以指导小说主人公的角色创作。对于非虚构文学(影视评论)写作者而言,则可以逆用这些表格来分析所要评论的影视剧。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就如本书书名的副标题那样:编剧思维训练表。它表面上给我们只是一些表格,但透过表格,作者想真正教给我们却是编剧的思维,如何进行剧本创作。
作者在设计这些表格时,除了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所掌握的资料外,还参考了美国好莱坞剧本创作流水线标准,让作用者能够快速的创作出格式标准的剧本,获得制作人的青睐。在每一章,作者除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表格之外,还介绍了一些创作的策略。比如在介绍概念创作时,作者就介绍了三种激发灵感的小技巧:做白日梦、看书、与人合作。又比如作者在谈及人物弧光(个人理解为人物的成长轨迹)设计时,认为人物弧光不仅是我们探索角色的蓝图,而且还能进一步厘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主要角色的成长发展一般与故事的进展重合,当完成人物弧光工作表后,需要将角色的成长轨迹与故事情节进行对照,看角色成长的转折点是不是故事情节的转折点。那角色是如何成长的?作者通过总结,认为角色的转变分为十二个步骤,分别是日常生活、引入挑战、否认挑战、对挑战的初次承认、决定面对挑战、试探挑战、为终极挑战做准备、初次尝试、初次尝试的结果、对挑战的第二次承认、面对最后的挑战、赢得最终的挑战。
看到这,我不禁回想自己最近看的电影《使徒行者》,其角色的发展历程是不是也可以分为这十二个步骤?
- 张家辉饰演的阿蓝,与古天乐饰演的少爷,两人是好兄弟,一起替公司做事,这是日常生活。
- 阿蓝发现少爷有卧底嫌疑,这是引入挑战。
- 阿蓝强行将少爷绑去巴西,这是否认挑战。
- 巴西枪战后,阿蓝在体育场指出少爷背叛了自己,这是对挑战的初次承认。
- 两人回到香港,进入决定面对挑战阶段。
- 在此期间,二人的一些交流,是为试探挑战。
- 少爷让阿蓝去马来西亚,并安排好相关生活,这是为终极挑战做准备。
- 阿蓝将去台湾的机票交给少爷,这是初次尝试。
- 少爷拒绝,这是初次尝试的结果。
- 阿蓝车库遇袭,保镖小英战死,导致阿蓝对挑战的第二次承认。
- 阿蓝与少爷在最后摊牌过程中,遇到董先生派来的杀手,这是面对最后挑战。
- 阿蓝为救少爷,和杀手同归于尽,董先生被警方逮捕,这是赢得最终挑战。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个完整的剧本由哪些要素构成。而通过这些表格,我们可以知道,这些要素如何进行创作。我们经常通过这些表格训练如何写剧本,直到有一天,如果当我们手头没有了这些表格时,我们依然可以按照这些表格反映思维方式去创作剧本,那么创作出一个大师级的剧本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