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女儿下午微信给我发了一张照片,自己用刀片割手腕,一条条有血迹的照片。配的文字是家人精神病,逼迫自己,让我们理解她,感觉像群发的照片。看到她自残的照片,我赶紧给朋友打了电话,原来,她女儿不愿意学习,整天在家刷手机,每天凌晨3、4点睡觉,白天不起床,朋友担心不学无术,大学不能毕业。她女儿情绪极度不稳定,动不动用自残威胁父母。朋友告诉我,因为女儿她现在身心俱疲,都快抑郁了。听完,我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奈。
朋友比我大11岁,是个工作狂,农村出身,经济拮据,她一直在努力赚钱。小学阶段她女儿就是奶奶一手照顾。女儿读初中的时候,朋友进入万达地产,万达的工作强度在地产圈里是出了名的“丧心病狂”。印象里朋友就没有晚上10点之前下过班,这种工作强度一做就是6年。女儿从初一到高三,母亲没有陪过一个周末。节假日更多的也是在加班中度过的。朋友用高强度的工作换来了高收入,女儿的各种“补课”费用,重点初中的借读费,老师校长请客吃饭送礼费,一样没落下。在重金花费之下,她女儿通过美术高考的这条路进入了985大学。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我还感叹金钱的神通广大,只要花钱补课,孩子照样进入985。现如今女儿大三了,却出现了厌学、叛逆、对父母家人的劝说“油盐不进”。平时她对父母傲慢的态度,我真的很费解。因为我太了解朋友这么多年工作的不易,想给女儿提供好的物质条件的那份用心良苦了。这样的孩子,即使985毕业了,没有感恩的心,没有上进求学的精神,走上社会怎么样呢?
我想想,朋友错了吗?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但是她不努力赚钱,又怎么给家里提供好的物质基础呢?难道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不陪伴孩子,就成了孩子泄愤理由?她女儿读的985每年10万的学费,每个月4000的生活费,寒暑假6万的雅思辅导班……这所有的费用难道不努力赚钱就能有吗?孩子为什么没有感恩的心,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呢?朋友在电话里不停地问我,她应该怎么办?作为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和父母撒泼耍赖、无理取闹能怎么办?
孩子肯定是娇生惯养,宠溺中长大的,父母觉得陪伴少了,所以物质上多付出,忽视了心理成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方式方法也不科学,有时候过于直接,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孩子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影子,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孩子,肯定大部分有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一、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好好沟通,用心耕耘。花时间陪伴了之后,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或者青春期的时候,你管教她,她才会听,否则你的说教对于她来说一点用都没有。不要用金钱去弥补陪伴的缺失,孩子一味地养尊处优,换来的就是她不懂生活的艰辛,更不懂感恩。
二、自己要多读书、学习、增长智慧,树立一个榜样。否则不仅你教育孩子没有说服力,孩子不服,更多的时候,你语言苍白无力,孩子觉得你什么都不懂。试问,你心里瞧不上的人,她怎么可能愿意和你沟通交流?
三、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用心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的人、乐观积极的人。孩子的暴怒、情绪的失控多半伴随家人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折射出父母的修养和三观。
四、做一个心狠的父母,让孩子多做家务,多吃苦,多锻炼。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不能让孩子遇到挫折只会在家里泄愤,逃避。
我现在也没有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孩子,不能说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会经常反思、总结,定期做好复盘。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我尽量自己先做好。不管怎么样,我要给足孩子爱的同时,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希望朋友的女儿成长速度快一点,不要在家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