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皮囊》这本书是在大学图书馆,我以为是一本恐怖小说或者悬疑小说,而且还是国人写的,估计没什么看头,也就没有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第二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当当网(绝没有打广告的意思)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我就很惊奇,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竟然会成为畅销书,于是就从图书馆把这本书借了过来,用了一周时间看完,第一感觉就是恶心,绝没有冒犯作者的意思,相反我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我的影子,油然而生的便是一种厌恶感。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这是出自林宥嘉的歌曲《说谎》的一句歌词,网友在引用过程中简化为“人艰不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贫穷或富有,平凡还是辉煌,自然都有各自的艰难与悲伤,何必为了寻求你内心的安宁而借用文字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来揭开他们的伤疤?
我不知道作者所用的人名是真的还是假的,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作品中涉及的梦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拙见是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事拎出来堆砌在这样一本书里,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半点文学韵味,也谈不上一部随笔集或者杂文集,而且读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阅历,这本书可以说连共鸣都无法产生,更不必说启发或者指点,所以我很疑惑它为什么会是一本畅销书。
这本“畅销书”讲到死亡、爱情、自尊、信念、偏见、虚荣、自卑、真实、欲望,最终落在生活上,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作者也是一个人,是人总要生活的。然而,就是这本“畅销书”所提到的死亡和自卑引发了我的情感共鸣,重新让我看到那个令我讨厌的自己。
死亡是躲不开的。作者讲到他阿太面对死亡的豁达与坚强,我想起了我爷爷快走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好好工作,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肯吃苦,肯吃亏,不要眼高手低,稳稳当当的过日子,我不仅感受到爷爷的慈爱,也感受到爷爷面对死亡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渴望。那时是2017年的春节,我过年回家才知道我爷爷生病了,胃癌晚期,什么东西都吃不下,瘦的不成样子,我一看到我爷爷,眼睛就酸了,心里很难受。我回家之前不知道这件事,还从上海给爷爷带了糕点,结果爷爷根本就吃不了。我离家走的时候还天真地说,爷爷你好好养病,你想吃什么,我年假回来给你带。爷爷躺在床上,轻声说道“好”,我就这样走了。现在想起来,觉得既难受又羞愧。农历十月初四,11月21日,我爷爷走了。我妈告诉我后,我连忙坐飞机回来,到家后看到爷爷的遗体,不自觉我的眼泪流下来了,心里在想我以后就没有爷爷啦,爷爷没了,再也看不到了。爷爷的葬礼按照农村的风俗进行,我看着爷爷的遗像,就想知道凭什么,我爷爷一辈子勤勤恳恳,辛辛苦苦撑起一个家,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没干过,老实巴交的一个农民,连西安都没去过,都没见过现代城市的样子,一辈子都在那一亩三分黄土地上,最终因为胃癌走了。我不服,我就想知道凭什么,有些人坏事做尽却活得潇潇洒洒,凭什么?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又在哪里呢?后来,慢慢地,我明白死亡是躲不掉的,可是我不敢想象自己面对死亡时的场景,那种对死亡的恐惧和失去爷爷的悲伤一同沉淀在内心深处。而恰恰又被这本书从灵魂角落里召唤出来。
超越自卑。作者讲到他儿时的两个玩伴,阿小和阿小,一个是渔民阿小,一个是香港阿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卑,而作者自己超越了自卑。我小时候很像渔民阿小,很羡慕我叔叔的孩子,能住在县城,能吃到我很难吃到的零食和水果,每次叔叔一家人回老家,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稀奇地看着他们的衣服,他们带回来的零食和水果,就想着能不能吃上一点,很卑微,很渺小,感觉低人一等,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上初中,我才从学习成绩上找回一点自信,因为我比我堂弟学习成绩好的多,而我叔叔每次回老家都夸我学习好。一直等到我上了大学,拿到了第一桶金,叔叔一家人带给我的压力就立刻烟消云散,但是种下的恶果——自卑,犹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影响了我的性格,让我变成了香港阿小,在大城市里,在举目无亲的环境中,在讲究生活品质的圈子里,在追求时尚的潮流中,不够自信,不敢与人主动交流,在大众面前讲话会紧张甚至腿抖,大学课堂上回答问题会躲闪老师的目光,跟女生说话有一种害羞脸烫甚至恐惧的感觉……在我成长的路上,我知道我有点自卑,也知道怎么克服,也学会了自信,而恰恰这本书把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梦魇赤裸裸展现在我的面前,一瞬间被打回原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藏在灵魂深处的梦魇,你可以把你的故事写成文字展示给读者,但是请不要用你的角度来解读你的故事,说一些所谓人生哲理的话,不要把你的负面情感宣泄给读者,来寻求一丝平静。
成年人的世界,请记住,人艰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