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比如用R代表阅读,A代表想法,E代表吃的东西。
葱鲔火锅式笔记。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圆圈”后再逐条书写。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星号”标记后再写。不断重复以上内容。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如果感到还不清楚,就先空着标题。
日期过了一天的时候就要用到带叉的分隔线。
空一行书写以便再加工。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但是颜色的分类使用不该成为一种示范的规定,而要使记笔记变得更快乐。
笔记本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不计入任何内容,这是笔记本的超黄金地段。
在书籍和切口处写上序号。将近两三年的笔记整理在书架上。
实线有意思的客观重要的部分。波浪线非常有意思,至关重要的部分名言著名台词。圆圈,想记住的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的数字等等。
生活日志,可能包括:对饭菜和睡眠时间的记录;对这一天工作内容的记录;吃午饭的餐馆的筷子包装;散步时的快照,收到的特产的说明书;画出路线的地图。
创意的生成。步骤一收集——积累尝试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步骤二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步骤三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步骤四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步骤五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重要的是多思考并记录你的想法。思考与照片一样,量变会带来质变。
重读笔记时要带着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在处理的工作上的视角去看。
重读笔记时,要尽可能留下痕迹。
通过书切口上的标签,重读各个主题。将总结出的关联性标记贴在书的上切口。
重组法将笔记中的信息移到卡片上,一边寻找联系,一边排列组合,将卡片整合起来促进思考。
移植法确定主题与问题,一边回顾笔记,一边逐条抽选出与他们相关的信息。
像读书一样,在封面背后和第一页设置目录,用日期标签代替页码,也是可行的,但自己事先标注页码更便于寻找。可用粘贴标签或胶带的方法代替目录,在贴标签处写好分类便于查找。也可以用在切口处,用马克笔的工具涂色来代替标签的方法。
用word或Excel文档建立索引数据。每一行信息由笔记本编号+日期标签+检索标记+条目标题组成。
设置索引数据的条目时,只需选择日后检索可能性较高的,如认真书写的读书笔记、想重读的书评、在年初的特殊时期仔细考虑过的事情、较长的构思和设想、旅行和远足的游记、聆听演讲和研讨会时的笔记。
开窗信封式纸袋。
手风琴式纸袋。
简易自制纸袋。
用封面提示内容。
将书的主题页贴在封面上。
给参考资料包透明封皮。
用打孔机和扣带,穿上橡皮带。
裁断笔记本做成自己喜欢的尺寸。
记录式插页:寻书单,日程表,目标计划完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