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乱七八糟的房子里,却期待着会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呢?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这是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的一段话,把它送给和我一样的你。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进入家中。
舍——舍弃家里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通过不断实施“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实施,将身边“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让环境变得清爽。通过外在的改变引发内在的改变,整理自己的内心,让人生更舒适、更开心。
本书从断舍离的机制、无法丢弃的理由、断舍离的思考法则、断舍离的实践方法、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五个方面对“断舍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与以往的收拾、整理并不相同。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扔进储藏室,或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这些物品仍然没离开消耗你的能量的范围。
而断舍离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而实施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不是想这件物品有没有用,而考虑的是“我自己”“现在”还需不需要它,主角是自己,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物品本身没有好坏,东西要有用才有价值。同一件衣服,在这个地方是箱底的一件堆积品,而在另一地方可能是急需的御寒冬衣。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它的美感。
而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一旦开始选择取舍,你的真实想法就会通过物品反应出来,“我配不配使用好的物品”。一旦有所察觉,这种感觉会直抵内心。通过不断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并以此判断出自己的形象。
通过不断的“舍”,认清自己需要的物品是什么,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反复思量,“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家中,让身边的物品即留下适量的度,又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通过不断的舍和断,从而摆脱对物品的执念,达到离的状态。
二、无法丢弃的理由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不需要的东西在生活中到处泛滥呢?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在当今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和推销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而面对家里到处泛滥的东西为什么丢弃不掉呢?
在书中作者把丢不掉东西的人分为三类:逃避现实、执着过去和担忧未来。
逃避现实型:对家没有留恋,把自己搞得很忙。因为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己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执着过去型: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东西,也统统当做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它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他们多半看不到现实,沉溺于过去。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他们要通过确保物资充足的方式保证自己的未来不陷入困境,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就像越冬的动物在储存食物。其实也就是没有信心相信自己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不管哪种类型,其实都把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与未来。而这些,多半源于对当下自己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的今天与明天。
对于扔不掉的东西,书中也有个很好的比喻:我们就像皇上,衣柜中的衣服就像我们的三千宠妃,一旦被皇上宠幸过(更可怜的是有些从未被宠幸过),就再也出不去了。即使被打入冷宫,也舍不得让她们出宫半步。很恐怖吧?要是再也不穿了的话,那就放她们自由,让她步上新的旅程吧。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她们重新发挥作用。
生活中,我们非常注意食物和饮水的安全,但呼吸的品质是不是也和食物与水一样重要,甚至比它们更重要呢?如果家里堆了一大堆的东西,满是灰尘,还滋生出霉菌和螨虫,在这样的环境里可绝对算不上健康,也算不上安全。
如果把房间比做肠道,丢不掉的东西堆积的越多,释放的病菌和毒素就会越多,我们呆在这样的房间中,等于不间断地吸收这些废物发出的废气,想想就可怕。
你还可以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家。如果你去别人家,家里乱成一团糟,你一定会想“这简直不像话”。用这种想法,打开你的房门、你的柜门、你的橱门感受一下吧。如果家里干净整洁,在进家门的一瞬间,你会说“还是家里好啊”一类的话。
当除掉废物、垃圾和灰尘,就像清除掉了停滞运与腐败运,整个家庭的运气也会跟着提升。
三、断舍离的思考方法
选择物品时,不是想“能不能用”,而是想“我要不要用”。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比如一次性筷子,如问能不能用,答案肯定是能用。但如果问你在家用不用,答案肯定是不会用。带着这种观点来看我们的房间,你会发现:只要能装东西的地方全都塞满了杂物。如果是这样,说明自己已进入了对物品的品质和数量毫无知觉的状态。反复的“舍”之后,你就能渐渐发现,对当下的自己来说,什么是不必要的了。甚至连街上卖的有些东西对你来说也已经变成了垃圾,从而切“断”进入家中的物品的数量。
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而那些没有很大机会出场的八成,却时不时的消耗我们的能量。东西越多,越陷入难以管理的状态。如果能够认真实施断舍离,只留下真正符合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但有一点要注意,要扔只能扔自己的东西,对丈夫或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扔进垃圾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随便扔了你的东西,你一定会大发雷霆吧。高高兴兴的收拾自己的东西,最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别人。当然,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也被你卷入了断舍离的漩涡。不要着急。
面对要扔的物品,有时我们会说“可惜”。“可惜”有两种含义。一是“这东西还能用”,这就让物品变成了主导者。“可惜”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爱惜物品的心情。在决定把某件物品带回家时,好好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如果爱惜的心情发自内心,就不会把物品搬回家后对它置之不理。
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的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而选择所依据的标准会根据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在不断的选择物品中映射出真实的自己。
四、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面对家中诸多烦乱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呢?如果能以一小块地方为突破口,看到它的完美后,就会受到鼓励,更愿意努力行动起来。所以,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时间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进行。
在扔东西的时候,要对它心存感激。在把东西送人时,要说“请收下”,而不是说“给你”,再加上一句“如果你不需要,就把它扔了或再送人吧。”
面对繁多的物品不知怎么处理,可以先简单的分类,再慢慢细分。而在整理物品时,可重复利用三分法,将物品归类整理。
对于物品的存放空间,可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对于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比如衣柜,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对于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例如碗柜、餐具,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但CD架、书架除外。对于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
伴随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收纳之后,会切实感受到自己品味的提高。当要入手新欢时,就得舍弃其中的另一件。这样做下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不会再搞不清重来。
五、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
在筛选物品的过程中,完全以自己为中心,重新打造自己,用“需要、合适、舒服”代替“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维护住所与生活的舒适有序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自动化的事。自己不会再为准备不足而纠结不安,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不怀疑与乐观。这种意识上的转变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也能够让身体的感应器恢复正常,重新发挥功效。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放开执念,人才能更自信。
不断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很珍惜的东西和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一段回忆或一个故事。
断舍离虽然强调减少物品的数量,但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就能挖掘出全新的自己,潜意识中自我形象也随着提高了。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观念会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
尽情的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通过整理肉眼看得见的环境,同时也整理自己,这就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推荐序中说:“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愿和你一起,通过不断的“断舍离”,发现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