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母病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八十老母毕竟年老体衰,一天晕倒在地,不省人事。陈永泰听到妈妈病倒了,顾不得多累,从田地里飞奔回家,背起母亲,叫上手扶拖拉机,拉上公社医院,自已瘫在医院走道上。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虽然命捡回来了,但医生还是跟他说:“你妈这病是肝肿,我们这里没药,也做不了手术,你看能否转院福州,或许有救,还能多活几年。”他一听这话,眼泪布满眶,尽量抬头,不让流下,咬紧牙关,重重点头:“那就给我办转院手续办吧。"
第二天,福州省医院住院部。陈永泰和兄妹守在母亲病床前,个个愁眉苦脸。一千多的住院费在哪里?兄妹商量:救人要紧!两个弟弟回家向亲戚朋友借钱,三个妹妹在医院轮流守护,自已把带下的一袋李干背到街上去卖。说干就干,兄弟回家,七拼八凑,凑了三百多元,预缴了住院费;姐妹轮流守护,尽心尽力,哥哥上街,两天卖了一袋李干,得款八十。但两者相加仅是住院费的零头,还差手术费用千元。“怎么办?”,“怎么办?”大家心急如麻,饭也不想吃,水也喝不下,个个坐在地上,闭目幂想,尽是无助的神态。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弟弟突然说:“李干可以卖钱,我们还是回去拿李干吧”。
陈永泰:“哪来那么多李干?家里就两袋,拿下来一袋,只剩下一袋,要卖只能卖八十多元,还是不够?”
弟弟:“向人家借,明年还他,看看能行?”
陈永泰:“没办法了,只能这样,能凑多少算多少。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这样拖回去?”
这次是陈永泰带着两兄弟一齐回埔埕老家,东家求西家拜,还好乡里乡亲的,或许也有生产队长的面子吧,借尽乡里,凑了近十担。这么多?怎么运下去?村里只有一部手扶拖拉机啊,会不会被抓?是不是“资本主义尾巴”?真的不知道。
还是兄弟商量:最后决定,一次一袋,卖完回来再拿。
福州省城,七十年代后期,跟全国一样,物资匮乏,医院门口摆放一袋李干,争着抢着,很快卖空。
一趟又一趟,没几天,手术费基本凑齐。全家大小都舒一口气。
省城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母亲的手术做了,钱也花光。医生说:“现在可以带回家休养,爱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吧。"这算是医生对家属医嘱吧,我们也听出医生的言外之意:母亲将不久于人世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母亲还是舍我们而去。我们再次东借西借,办了母亲的葬礼,却为以后的还债苦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