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拖延症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人也在各种社交媒体渠道分享自己对抗拖延症的方法,但是在读者留言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人评论道:“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拖延啊。”
在知乎上曾经看到一个网友回复类似这种留言,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说:
“拖延是一种情绪,懒是一种态度。你说你懂了,其实你并没有真的懂这些道理,你只是听过了这些道理。如果你照做,就能摆脱自己遇事好拖延的消极情绪,至少能让你朝好的方向发展。至于说你做不到,那不是道理的错,是你对这件事没有兴趣也没有重视,这就是态度的问题。”
懒,不是拖延。拖延是指明明知道这件事要立刻行动,可真到动起来时,迈开第一步却变得异常艰难,这种心理情绪在持续拉低拖延症人的行动力。
为了摆脱这种“举步维艰”的拖延状态,把“马上行动”训练成一种本能反射,就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解决措施。那么下面来介绍两种方法,可以帮你从行动力和认知提升这两个角度来有效避免拖延症的困扰:
01 把提醒具象化
当我们的拖延情绪升起来时,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立刻行动,而从静到动的第一下启动前,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专属动作,我把它称之为“行动扳机”。
比如说可以把一支笔的笔盖拔出再扣上,这样的动作做出来之后,就等于是扣动了自己的行动扳机,用一个真切的动作来提醒自己:“我要立刻行动了”。这就是把提醒具象化。
同样的扳机动作还有很多,比如说把衣服拉链拉开再拉上、把手表摘下再带上、把水杯盖子拧下再扣回去……具体是什么动作因人而异,自己喜欢就好,方便就好。
其实这个动作不是重点,制造一个仪式感才是重点。启动一个“行动扳机”的仪式,就等于是启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能把“开始”的这个指令具象化,像起跑时裁判员的那声枪响一样,真真切切的让你感受到、触摸到这种开始的指令。
这时如果你的想法是:“我做了这个启动的动作,但我还是开始不了怎么办?”
那这就不是拖延范畴的问题了,是你态度的问题,你要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对这件事根本就不重视。所谓的懒,是「你和这件事之间」的关系。而拖延,是「你和第一启动动作」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务必要分清。
02 了解情绪大脑
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大脑在不断的进化,但仍然保留了很多原始的反射结构。越早形成的模块区域,比如感性思维,这种反射的功能性越强。而像理性思维等高级认知,在人类的进化时间轴上,形成时间相对较短,它们对人的制约性就相对较弱。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知道,其实大脑给出的很多驱使指令有时是错误的,是基于情绪大脑的。比如当你在面对一个紧迫的工作时,理性大脑会让你继续工作,解决当前的问题,而情绪大脑会让你放松意志去吃个甜点。
人的理性和感性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因为人脑的感性思维形成的时间更久远,所以相比于理性思维的制约性,感性思维的制约性要更强。所以当这种情绪升起来时,并非是你真的需要吃点甜点。
拖延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感性大脑更热衷于保存体力,这是从人类先祖时就留下的远古记忆。
因为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摄入能量的多少关乎生存,吃东西和保持体力是延续生命的必需条件。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很多人会被美食所诱惑,以及拖延着不愿意做事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很多时候启动第一步会非常难,这种拖延就是因为感性大脑的制约性要比理性大脑强得多。我们如果没有理解这个原理,一味地责备自己的拖延行为,不仅会打击信心,还会让理性大脑越来越弱势,因为责备本身也是一种感性。
分清楚了这两者的区别,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有意调用理性大脑思考,把关注点放在事情本身的解决步骤上,而不是自己的情绪上,这就能让你在理性层面,更容易启动第一步,避免拖延行为。
03 总结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拖延,这是人类大脑随着文明社会的建立进化出的必然结果。关注于事物本身,而非关注自己的情绪,通过自己的“行动扳机”动作,立刻行动,调用理性大脑,不让感性大脑支配你,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拖延症。
所以说“拖延是一种情绪”,它只是感性大脑通过远古记忆对你做出的指令。明白了这一点,即使你不用文中提到的这种方法,用其他有效的方法,依然可以。
但你如果还是说,“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那就不是道理的问题了,是你对这件事的态度问题了,所以标题的后半句才说“懒是一种态度”,是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态度,而态度问题,只能你自己来解决。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