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师于红梅老师要在我校试讲一节课,执教《岳阳楼记》,对此,我很得意,学生很有幸。安康市第一届中学语文“聚焦核心素养,点亮阅读明灯”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安康平利一中举行,于老师执教《岳阳楼记》。无缘参会,很遗憾。从拍摄的照片看,无论是板书设计还是PPT显示,都跟在我校试讲的不一样。有老师评价:“于老师,问题设置又新又深!学习了,人也美美哒。”
不禁想起我第一次执教公开课《王几何》时,于老师点评的一句话“你这次上的课和前一次,有什么区别?”这句话我牢记在心,并且时时自问。因为带了两个班语文,我常会因为学情不同而有所微调,并以此自得。这次看了于老师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大为吃惊。简单梳理了于老师备课的部分文字资料:
1,研读课程标准,写作《基于言语实践的阅读教学课堂活动设计》谈不同学段阅读教学的侧重点。
2,研读九上第三单元,写作《统编教材九上第三单元解读》(一,二,三)共三篇文章。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内不同课文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3,研读课文,写作《岳阳楼记备课手记》共三篇。分析研究《岳阳楼记》细读指南。
4,发起网络研讨,讨论《岳阳楼记》拓展评说训练如何更好开展,写作《网络研讨,乐在心头》文章一篇。
5,写作《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与先哲对话,濡染文化学养》两篇教学设计简案。
总计,文章十篇,字数一万三千多。
优秀的教师需要“用一生去备课”,此言诚不欺我哉!想起以前自己的自得,不觉羞愧万分!我们的生活像一条永不停歇的大河流,有时被迫从流飘荡。日常教学中各种琐事铺天盖地,学生没有按时到校,是生病了,是旷课?给家长打电话询问。追查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应付各种检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有时难免因忙而茫,真的需要咬紧牙关,把自己从漂流的状态拉回。
课堂犹如战场,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上好一堂课,只能好好研读教材,全情投入,拥抱文本,才能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才能上出一堂好课。备课备什么我似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