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镇工作已经几年了,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了吧。准确地说,公文写作复制粘贴组合的能力提高了。
这真不是笑话,作为一名秘书,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走进一间房,四面都是墙,啥也都没有,让你来写作。在这样无电脑无网络的环境下,我又能写出怎样的材料。
有时候一直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仿佛自己真有才华似的,其实静下心来,现在的公文写作又有几个称的上是真正的写。
任何一个主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然后在一页又一页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然后程序性的复制粘贴,加入自己的语言,稍作调整,一篇讲话就成了。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一天又一天,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骄傲的野蛮生长。
有一天,当我开始在简书里开始真正的原创之旅时,才发现离开复制粘贴,我的文字开始慢慢的生硬,我写的文章内容不饱满,缺少养分。突然间,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自认为的写作能力并不怎么样。联系到每天接触的公文写作,又有多少材料赋有我的思想。
坦白的说,无论在哪里工作,写作能力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只是由于层级的不同,要求的水平不同罢了。在比较基层的机关工作,拥有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就好,稍微比别人强一点,便可以脱颖而出。从我自己的公文写作经历来看,虽然我只是处于入门阶段,但是入了门,拜对师,勤学习,多思考,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其实并不难。
个人认为,基础的公文写作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入门阶段。俗话说书抄百遍,其义自现。在零基础下,多看别人写的就是一种学习,多读多借鉴,久而久之,至少知道不同类型的材料长什么样子。第二中级阶段。在大多数复制粘贴的情况下,对杂乱的文字进行整合,无形中培养出一种公文写作的逻辑思维。首先应该怎样,其次怎样,最后怎样。掌握最基本的公文写作几段论,试着加入自己的一些观点,多修改,慢慢开始走进公文写作。第三高级阶段。拿到一项领导交代的任务,首先清楚是汇报材料还是会议讲话稿。分清类型,即也知道大体逻辑是怎样的。然后列提纲,写出提纲的过程就是自己思考的过程,提纲好比公文写作的灵魂,只有灵魂丰满,血、肉才有了生命。在提纲完整列出的基础上,再添内容就变得简单了。这只是最基本的公文写作技巧,掌握这些,至少写县级以下的公文不成问题。
公文写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字创作,它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格式,也就是所谓的官话套话,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多关注时政,多了解中央到地方新提出的政策、提法,这对于公文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简单点说,只有学习,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强化练习,公文写作,你也可以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