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部分,准则部分,作者通过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和摒弃浮浅这四个准则,向我们详细地阐述如何将深度工作从一种渴望转变为你日常工作计划中的常规安排和重要组成部分,活出专注的人生。
作者发现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
心理学家威尔海姆·霍夫曼和罗伊·鲍迈斯特的研究得出——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被消耗。
即你的意志力并不是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
作者得出结论,要想做到深度工作,首先要培养可以快速进入深度工作的习惯,即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深度哲学包括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是指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但适用于禁欲主义哲学的个人是非常有限的。
禁欲主义哲学,让我想起了禅师、大宗师等归隐山林的大师们,他们摒弃外界一切的干扰只专注于自己的修炼。
双峰哲学是指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双峰工作者,在深度时间里,会像禁欲者一般进行高强度、无干扰的工作;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就不再是首要目标了。
双峰哲学下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早上安排几小时的时间对于双峰哲学下的深度工作来说时间实在是太短,因为双峰哲学下深度工作的本质是将一整块的时间分成两块。
我最喜欢的野生作家大冰,就是一个双峰深度工作者,他每次在写书的时候都会闭关几个月,等完稿后,再回到“大冰的小屋”去过他喜欢的生活。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简单来说就是养成每天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深度工作的习惯。
节奏哲学和双峰哲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节奏哲学下或许很难达到双峰哲学下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但节奏哲学更贴合大部分人的时间安排,更加人性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节奏哲学会累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长。
我现在践行的就是节奏哲学,工作时间手机静音放到抽屉里、电脑上不登任何聊天软件,专心工作,下班后统一回复。
新闻记者哲学是指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
这种方法特指经过专业训练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转换到写作模式。
记者的工作方式就属于这一类。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践行深度工作的新手。
以上就是深度哲学的四种方式,各自有各自的适用人群,任君挑选,没有统一的答案,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选定好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之后,接下来就要将其习惯化。
作者指出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习惯使进入到深度工作状态受到的阻力最小,并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
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项目类型。
如何你不知道该如何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你可以通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得到答案。
✌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选择一个专门用于深度工作的场所有助于习惯的养成,比如图书馆、会议室等。
✌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立下深度工作时的规矩,比如深度工作时不使用任何网络。
✌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比如深度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奖励自己一杯咖啡或者自己喜欢的美食。
找到适合自己的习惯需要一定的实验尝试,所以不要害怕麻烦。每次尝试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一个周或者21天。
脱离自己之前早已习惯的舒适圈重新养成新习惯的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痛苦。
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将会产生质的改变。
生活有时候是需要仪式感的,践行深度工作亦是如此。
接下来作者又从要有大手笔、不要独自工作、像经商一样执行和图安逸这四个方面继续帮助我们去践行深度工作。
在深度工作的世界里是一种有趣但却有效的策略:要有大手笔。这个理念很简单:
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是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完成《死亡圣器》的过程中就大手笔过。
优雅的环境确实让J.K.罗琳的写作效率大大提高。
一晚上1000美元,确实是大手笔,但这种形式确实对J.K.罗琳的写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我每次写文案的时候都会去图书馆,一是我感觉这样很有仪式感,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变告诉自己,现在你要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写文案上;二是图书馆的环境确实很好,浓浓地学习氛围、落地窗旁明亮的光线确实有助于快速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这就是我的大手笔,希望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大手笔。
不要独自工作,深度工作确实是需要极度的专注,但有的时候跟他人的交流确实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将深度工作融入你的职业生活中时,在践行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下面两条指导方针。
与此同时,也不要过分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以免破坏了专注的状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靠专注从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想法的漩涡中提取有用之物。
好多人对于自己的深度工作没有记录,也没有考评标准,往往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做了好多看似非常好的计划,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按计划如期完成,最终导致完成的结果不尽人意。
所以作者提出,要像经商一样执行我们的深度工作计划,需遵循以下4种原则。
原则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要事第一,有一个明确地目标,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热情。
原则2:抓住引领性指标。确定了极端重要的目标之后,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的计分板,记录下你完成每项深度工作所需的时间。
原则4:定期问责。通过查阅计分板,养成每周回顾自己一周里深度工作时长的习惯,理清自己一周里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并以此来调整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前面讲了在深度工作时我们要有大手笔、不要独自工作和要像经商一样执行,但我们是人,是人就总会有累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可以长时间不知疲倦的工作,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图安逸。
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安逸时光对深度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首先来了解安逸时光价值背后的科学道理,安逸时光如此重要的原因如下:
原因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研究发现,适时给有意识的大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的大脑,有时候无意识往往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的博士生导师就是在开车时想象出Zinc Finger的结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重大凭大脑想象出来的结构,这足以见得无意识大脑的厉害。
(施一公博士生导师Jeremy M. Berg)
原因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当你下班后说服你的大脑彻底不再想工作的事,才能让你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开始补充能量,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补充所需的营养跟能量,我们的大脑是通过安逸时光来补充所需能量的。
原因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人每天处于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刻意练习理论的创始人安德斯·艾利克森经过研究发现,对于新手而言,每天一小时左右的高度专注工作似乎已经是极限了,而对于专家而言,时间可以长达4小时,但基本不能再长了。
所以每个工作日都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终结点,即下班时间,这样会更明确地告诉大脑该休息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会大大提高深度工作的效率。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周末的早上瞥了一眼老板发来的信息,然后一整个周末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想起信息里的内容。
这就是心理学家卢马·蔡加尼克的实验研究的内容,未完成的任务主导我们注意力的能力。
所以为了抵抗蔡加尼克效应,我们要做到在下班后坚决不想也不看跟工作有关的任何东西,下班了就是下班了。
定期休息大脑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工作时,努力工作;完成时,就放松下来。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玩的时候好好玩,放松好了才能工作好。
以上就是第一准则,工作要深入的全部内容。深度工作要有哲学,要习惯化,要有大手笔,不要独自工作,要像经商一样执行,要有安逸时光。
下次“弯迅读书”将继续跟大家分享《深度工作》这本书准则部分接下来的内容。
我是“弯迅读书”的小米饭,喜欢读书、喜欢写东西、喜欢用相机记录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以上就是我读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这本书读出来的、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您也读出些什么,想要分享些什么,请在留言区留言,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