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ONOS的问世对OpenDayLight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其实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单选题,两者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何种需求就选择何种道路不是吗?
这又是一道新的选择题。
当然,这样的选择题充斥着整个电信行业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全过程,那就是标准之争:有了标准就有了一切,输掉了标准就输掉了整个产业。
在传统的IT行业,只有事实标准,谁的块头大市场份额高谁就是牛逼,用户的现实诉求在推动着IT业的快速前行;电信业则永远慢腾腾,上来几大家子先围绕着标准吵得天翻地覆,几经妥协与勾兑,出来一个标准。但当这个标准出来之后,或许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标准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电信业中,从有个动议到标准出炉,再到产品商用,怎么着也要个5年时间;但在用户和业务快速迭代的今天,5年时间内黄花菜都凉了。这不,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选择题,那就是在SDN/NFV的开源控制器层面,电信业又将如何选择呢?是选IT/互联网世界中已经得到验证的OpenDaylight,还是另起一灶搞ONOS。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SDN/NFV这样的时髦词汇,主要还是互联网和IT企业在玩,电信业在这有点老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SDN/NFV在电信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传统的电信网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有三点:一是流量模型快速增长导致局部链路拥塞,二是静态网络对流量变化手段和效果有限,三是网络保障能力难以满足各类业务差异化。也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电信业界在互联网业界提出的SDN理念基础之上,发展出了NFV,将SDN的理念引入到电信行业中来,主要目的都是希望网络能够开放、智能化和软件化。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固网/移动网的接入、城域网、小基站网关、数据中心、核心网,甚至骨干网都开始引入了SDN/NFV的概念,也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实践。比如,中国移动在前几年推出的C-RAN,就是希望在移动接入网中,采用价格低廉的IA架构来取代专用硬件。
最新的一个实践来自于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广研院提出了可编程转发架构(PFA)的概念,并积极投入原型开发,用集中的SDN控制器来灵活定义网络模型、转发策略、指令以及流量元数据,真正将控制平台和数据平面分离技术用于WAN领域,并通过研发高效业务链调度机制,实现了对IP网络用户Session的灵活控制。研发方案将多种位于IP网络边缘的应用和功能,如功能虚拟化后的BRAS、DPI、防火墙等。
笔者也曾有幸现场看到过广研院的技术演示,在中间控制层,中国电信采用了OpenDaylight+OpenStack的方式,OpenStack主要是实现云资源管控,OpenDaylight主要实现网络的控制。对于OpenStack,大家肯定能够耳熟能详,所有的主流厂商都表达了对OpenStack的支持和热爱;但对于OpenDaylight,业界了解的并不多,其是由Linux基金会着手创建,旨在为SDN以及NFV堆栈打造执行标准。
说到这里,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就该出场了,那就是ONOS。按照ONOS的介绍,它是业界首个面向运营商业务场景的开源SDN控制器平台,由业界顶级运营商和最有综合实力的设备商共同创建和主导。
ONOS重点聚焦运营商网络和业务场景,充分考虑了运营商高性能、高可靠性、安全和高扩展性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初始架构设计,因而更符合运营商面向未来的业务与网络发展的战略要求,能够端到端地支撑运营商从WAN到数据中心的业务按需、实时、自动化的部署,及资源分配和优化调整需求。
说的是如此,但真正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ONOS还没有多少可以证明自己的地方。这与OpenDaylight不同,至少从广研院的情况来看,已经实现了比较好的应用。
中国电信广研院相关人士在和笔者的交流中表示,从现在的技术合作和发展来看,从开源的角度来讲,基于OpenDaylight和Open Stack技术,就能够做到需要达到的效果。当然,他也明确的告诉我,ONOS跟OpenDaylight肯定各有优缺点,无法直接评论优劣,更不能代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做技术选型。
但从目前的技术方案来看,“OpenDaylight已经满足我们目前设计的要求,我只能这么讲。接下来,还是要看在现网中与BOSS打通之后的运营效果,才能最终决定选用哪一个技术来做控制器。”
在笔者看来,技术路线选择的背后,绝非仅仅是技术的因素;而是来自不同产业阵营之间的博弈。我们所在的电信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如今也陷入了瓶颈。当然,陷入瓶颈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运营,而是观念和体制,特别是多年来视之为圭臬的电信级思维。正如中国移动的技术专家宁宇所说的,我们的确是需要引入些IT思维来改造固化的电信业。有了OpenDaylight,我们真的的确还需要O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