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语文省级工作坊现场会心得体会(一)
2018年11月19号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山东省2018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语文省级工作坊现场会。
19号听了两场专家报告,一场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张一山的《创意写作》报告,另一场是李波老师的《语文老师要学会瞄准》。
另外还听了两堂作文课,一堂是张一山老师的《说说 想想 写写》,另一堂是胶州八中法洪雪老师的《基于量表 升格作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位老师的作文课方向完全不同,从两个方向诠释了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向。一个是“能”的角度,注重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是从“术”的角度,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
张老师的作文课题目很简单,就是《说说 想想 写写》看似简单的题目背后蕴含的却是深远的作文之道,这个题目既包含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包含了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的构建与应用能力的训练。
张老师一开场就摆出了一双胶质鞋子的PPT,在大屏幕上相当醒目,然后从鞋子的定义、鞋子的分类、鞋子的零件等各个角度描述了一下鞋子,接着请学生们观察屏幕上的鞋子,并要求加上形容词来描述,并让学生围绕鞋子上的器官来描写并加以讨论,并按顺序进行描述,这时候老师可帮助一起描述鞋子。开胶的鞋帮,枯枝般的破败的鞋带,鞋跟上还带有新鲜的泥土,泥泞的黄沙。“接下来猜测这是谁穿的鞋子呢?向着那个人的方向去思考哪一类型的人”,张老师这样说。
小组合作叙述剩下的情节。接下来小组合作的结果非常精彩:a组从年迈贫穷的老人入手;b组从在战争中逃难的一个孩子,备受战争的折磨入手;c组说这可能是个老乞丐;d组说这是地理学家的鞋子;e组说这还可能是个为国为民悬壶济世的神医;f组说这是一个在抗日战争中的通讯兵;g组说这是铁人王进喜的鞋子。因为有了对鞋子归属的想象,所以就有了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鞋子的遭遇的描摹,这些都描述的极为有理有据,铺展叙述的极为顺利。
在所有人都觉得这堂课上到了高潮顶点的时候,张老师依然没有忘记课堂上那些没有发言的孩子,要求他们来说一下这节课的感受,而且不允许孩子们说套话,要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所获。
当最后孩子们自己主动站起来向张老师道谢时,他告诉所有的孩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其实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作文总是怎么写,也写不到老师的心里,所以作文总也得不了满分,但我们要努力去靠近。”一堂课上下来,参与度、自由度、亲和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全都有了。大家就是大家,一堂课三张PPT,一个写作单元的训练就全部囊括在其中了,还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可不就是一种“能”的体现嘛。
第二堂课由胶州八中的法洪雪老师执教,本堂课的题目为《基于量表 升格作文》,法老师年龄不大但气场很强,一上来就列出了这个班学生作文成绩的量化大饼图,然后把威海市中考作文量化标准用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接着列出了一张条理清晰的简化量表,然后让学生找出学案,他选了四篇这个班学生的作文,然后领着学生们给这四份作文打分评价,最后找出最高分——班长的作文来分析,得到了这样的高分要注意哪些问题,例如:围绕中心选材,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详略得当等等之类。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比点出了3号卷的作文详略出了问题。
我们总是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被当众对比的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才能在全省的语文老师代表面前抬起头来。如果已然隐其姓名了,倒也罢了。可是一上课就问清了四份作文的所归所属,连第四份没人认的作文都清清楚楚的给大家找到了它的主人——班长大人。如今的教育形势是连成绩都不能当众报了,学生的作文成绩能这样直接在公开课上报给全省的语文老师吗?能否该给孩子们在课堂上留有一些余地,直接赤裸裸的把作文的打分标准揭示给学生,让学生按打分标准去写作,那么就会让作文形成一个个的套路,我们的创意性写作呢?中考,高考写完之后呢,还有再写作的欲望吗?还能在将来的生活中把写作继续下去吗?这样功利化的写作能走多远?
3号卷的详略的确不当,但能否采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来向孩子提出建议,比如说正面的引导,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详略的问题解决掉。或者直接小组研究,看一下怎么把这一份作文的详略处理得当。而且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能不能将姓名隐去,毕竟还要考虑到写作者的心理。写的好了还罢,如果一旦写得不好了,是否能给孩子留下些私下里改进的空间。当众这样评价,孩子要有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这种公开课上的负面评价。《曾国藩家书》有云:“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本来一个作文中不大的的问题被这样强化,硬化,如果适逢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要花多久才能走出来呢?我不敢想象。其实写作本来应是件愉快的事情,我们作为老师理应想方设法的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写作,充分的享受写作的愉悦,并且充满写作欲望的去写作。而不是这般直面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的去对付考试而为文。这样机械产生出来的作文能会是有生命力的作文吗?也许只会产生一堆假、大、空的作文,最后到底要骗谁呢?受伤的又会是谁呢?
文无定法,唯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充满热情的去思考,充满欲望的去写作。写出有生命的东西,写出有灵魂的东西,写出充满生活的东西,写出充满感情的东西。写出春花秋月,写出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