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计回报的付出
反倒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个像傻瓜一样的聪明人
1
当你开始嘲笑别人时,就说明你自己也没有做好过这件事,所以你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困难。
从去年十一月份写公众号以来,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粉丝没有增长很多、点赞的人寥寥无几、原创标更是遥遥无期。
其实我自己有一点浮躁了,好在我是一个自燃型的人,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的开关被打开,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原点。
我知道,有没有人听我说话,很可能并不取决于我说的对不对,而在于我有没有说话的资格。
就连我自己也是只看那些大V写的文章,对关注度少的内容多少有一些偏见与不屑,虽然我也知道,写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用说深度文,没有思考积累、体系知识、逻辑能力和写作功底是没有办法成型的。就算是最简单的日记式日更,恐怕多数人也做不来。
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申请个公众号试试,2个月后保证你每天为写什么内容发愁。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思考功底,你每天真的就那么点事。
而且不是写了文章就OK的,没有人愿意看一堆字,你需要编辑和排版,找插图,做二维码……这些需要的是综合能力,不只是写作能力。
正因为这样,即便我对其他人写的文章并没有同感,我也只会鼓励绝对不会嘲笑,我知道做好一件事情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2
大部分人掉进去的坑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
现在我常常为写一个话题苦思冥想,有时候想出了话题,还要花周末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完整并且系统地把话题落实在文章里。
大部分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坐在电脑前敲了一整天,最后没有多少人认真读你的文章,甚至看到标题连打开的兴趣都没有,那为什么不选择舒舒服服看一天电视剧啊?
也没有人会为了找一张恰当的封面图片翻两三小时的图片网页,并且用photoshop切成900*500px的大小以保证不遮盖不变形,毕竟每个人看封面的时间不会超过1秒钟。
可是,正因为做出的选择不同,做出的事情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不同的品格与质量。
我就是不愿意像其他一些公众号那样耍小聪明,疯狂地拷贝微信以外其他平台的文章,连刷十几天,然后就妥妥地拿到原创标。
我也不愿意随便放个看起来粗制滥造的图片在封面,根本不在乎订阅用户那即使是1秒钟的视觉感受。
写公号不是我的正业,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我并没有花时间在这件事上。但是,不论我做什么事情,认真都是一个必选项。
其实很多人没想明白,踏踏实实做事才是最占便宜的,因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纠结“这件事值不值得认真做”上。当有一天我能把一件事做到足够好时,或许当初那些耍小聪明的人还在原地。
3
真正能够让你成长起来的,其实是集中注意力去做“困难的事情”。
学习和工作从来不是别人的,永远是自己的。
以前我就不明白一些同学为什么会抄作业,为什么交作业前非得先对答案,现在我知道他们是表现型人格,以为可以用小聪明拿到老师的一个A或者一个优+。
殊不知所有小聪明换来的光鲜是最短暂、最廉价的。
作业写不完是难受的,错一大片是难受的,可是在习得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会有难受的地方,逃避是没有用的,选择正确的难受才是关键。
当你为了一个问题苦思冥想的时候,就是你在“一份耕耘”的时候,但是大部分人根本坚持不到“收获”的那一天,就早早放弃了,因为他们要的是“即时收获”。
都说现在社会浮躁,其实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年轻人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情,一步一步积累自己的实力。
4
想要取得任何成绩,「反复」是最重要的。
家长最常和别人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家小孩聪明是聪明,就是读书不用功……
我有的时候也会用这样的话来安慰一些叔叔阿姨,虽然我明明白白的知道,“成绩”在校园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标准,因为它有量化的性质,可以很好地把学生区分开来。
就像在社会上,“金钱”是一种一目了然区分人的标准。(是的,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资产,可是没有更好的「量化标准」了。)
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是不用题海战术的,因为在固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把知识从非工作去推向工作区,怎么做呢?
——反复大量的练习;背诵记忆;持续学习关联知识。
反复、背诵、持续,都是所谓的“聪明”人不齿的,觉得那是书呆子做的事情。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一边装作「我就是不屑于好好学习」,一边晃那半桶水。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一点点拉开的。
也只有真正践行的人才能体会到,像个傻瓜一样,少说话多做事,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原因。
5
得到一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那样东西。
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我要什么”,只有少数人会同时想到“我有什么”。
生活的本质就是交换。如果你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应该明白这是不可能用“小聪明”换来的。
请不要自命不凡,不要高估了方法技巧的重要性,而低估了持续性行动与积累的重要性。
只有当你积累了足够的个人价值,你才能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换。
没有人一开始就会写好文章,也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聪明人。这都是下足了笨功夫的结果。
时间会善待每一个认真对待它的人,而不是浪费它的人。
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怎么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