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强调社会脉络对人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问题的专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量,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
我曾经也见过类似的故事发生在学校。我们老师为了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多糟糕。这位细心的班主任老师把所有这个孩子在学校发生的点滴的所做的“坏事”都一一做了记录,
某年某月,该学生与寝室某某打架;
某年某月,该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被老师批评;
某年某月,该学生未听从老师管理,私自留在教室内,不参加集体活动;
满满的文件夹里都是孩子所发生的事情,我在感慨这位老师如此用心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么多的问题故事的发生如何才能让这个孩子走出困境,有力量让新的故事发生。
叙事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每个人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因为“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很容易给来访者贴标签,他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就是一个“固执的人”、他就是“胆小的人”。当我们给对方贴上一个标签之后,他就陷入深深的“负面的自我认同”中。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特别关键的时期,他的自我认同“我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还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我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还是一个我就是搞不好学习的人”这样的自我认同从哪里来的。
我曾经接受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做咨询,咨询的原因是老师认为:他上课特别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有上课钻到课桌底下去的现象。当我见到孩子的时候,
我问孩子: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呀?
孩子非常敏捷的回了我一句:我是个调皮的孩子。
“你怎么知道你是个调皮的孩子的呢”
孩子说:“爸爸妈妈经常说我很调皮,老师也说我调皮”
听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知道,一个孩子的自我认同与他相处亲密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用什么语言去说他时,他接受到的就是什么样的自我认同。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特别在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每个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他们都会吸收进去。他们就像一块海绵,所有的信息都会收纳。所以说,我们怎么说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郑渊洁老师小时候的故事:
在郑渊洁老师小时候,曾经闯过一次祸。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小郑同学偏替被吃的虫愤愤不平,于是他写了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老师让他认错,他煞有其事的跟老师辩论起来。“虫儿早起不就是为了保命么,为什么还要去怂恿鸟儿也早起?这是谋杀!”老师说不过他,于是暴怒,罚他在全班同学面前高声说100遍:“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小郑一边平静地念,一边偷偷在桌子下把藏着的十几枚拉炮拧成一长条。念到第78遍的时候,“轰!”拉炮在教室里被引爆了。在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郑渊洁被学校开除了。
回到家,郑渊洁在爸爸发飙之前,把检查先写好了。可是,他的检查哪有一句“对不起!我错了!”这样的话呢?他分明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小说,有悬念,有人物,有伏笔,让人看得能流出眼泪。郑渊洁的爸爸从这篇检查中看出了儿子文学写作的天分。虽然学校仍然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开除了郑渊洁。
但是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小郑渊洁说:“没关系,孩子!我在家教你!”郑渊洁的爸爸选择相信儿子,选择无条件的爱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是优秀的还是没有出息的,他都是我的儿子。这一点在他们的文章《父与子》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