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马香
知識分子,多半外面小,裏面大。喜歡漂浮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前以為,“形而上”是西方哲學的說辭,後來才發現,出自《周易》。《周易》是玄之又玄的極致,魏晉的大神們最推崇,但我不看,擔心走丟了,回不來。
成為心理學中的“病人”,是很容易的事,讀書之前沒有“病”,讀了之後就病了。好像好好的人去看中醫,總能看出寒、濕、熱、燥——難逃一“邪”;又或是脾、氣、肝、腎——總有一“虛”。病症既已對號入座,還要追根溯源探究其理,畢竟,“心理學”和“中醫”……都是“哲學”的好朋友。
好朋友說:“但凡表象,如不找出根源,他日總會生出同樣的果實,因為,那個產生表象的種子一直都在。”禪宗有些故事就講“一心一意”。說:“古時僧人上山去,必要先做三年雜役,或擔水,或劈柴,學的是‘做什麽,就是什麽’”——生活“禪”!
生活禪來自生活,沒有生活也就沒有禪。因而,“飄浮症”的病因便是:沒有在“生活”著,是遊離於生活,生活在“生活”之外了。
小時候,母親的理念是:“只去讀好妳的書,其他事情不用管”;工作後,生活是件奢侈品,是“富貴”and“閑人”才做的事,全部的時間不是用在去“謀食”,就是走在“學習如何更好謀食”的路上。
因而,二十到三十歲的那十年,願意和有能力慢下來,為自己煮上一餐豐盛美食的人,並不是多數!不是不想“生活”,只是“生活”被調快了節奏,一為客觀條件所限,二為心理狀態原因——緊張、焦慮、壓力大!
據說,那些小時候常常與父母一起參與到生活中的孩子,則不然。他们在長大後,更能勝任于“生活”。。
例如,舉家去拜訪長輩親友,郊遊前用心準備所需物料,协助大人動手做愛心晚餐……做“家務”的益處,遠不止“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那麽簡單,心理學家甚至認為,它可以幫忙形成健康的心理,令成年之後,不會抵觸去做“事務性”的工作——那些執行力甚優的人,與缺乏執行力的人,差別往往並不是真在能力!庖丁解牛式的分析之後,做瑣碎事務前的抵觸和恐懼,往往才是焦慮的真兇。
那天,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了杯蘋果汁,並給自己放了個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