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不是爱
最近在听一本书《德国妈妈这样教》,在这本书当中,作为一个全新的妈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育儿教育的书籍。人生没有回头路,是单程火车,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的某个阶段,重新再来一次。所以,在宝宝还在妈妈的温暖身体里不断孕育,不断成长的时候,作为宝宝的爸爸与妈妈,就要做好接待孩子的一切准备。毕竟孩子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上帝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溺爱不是爱,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什么是爱,是把孩子当成小花一样?一直呆在温室里,阳光晒不着,雨淋不着的娇嫩而美丽的花朵吗?在这个名义上充满了爱的家庭里,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不让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与挫折?还是把孩子当做苍天大树,不加以干涉,任其自由发展。在家或学校里面,做错了事情,不但不加以说教,还袒护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扩大孩子的缺点。第三种是把孩子当做小花与大树的结合体。我们既要细心的呵护,也要帮助他长成苍天大树。
现在在我们国家,应该有很多家长朋友们,特别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里面。给孩子物质上最好的,但缺少了精神上的补寄。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经济还不是非常发达的地方,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比比皆是了。特别是在农村的一些地方,新手爸爸妈妈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所以,现在年轻一点的,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的爸爸妈妈们,大部分都是把孩子交给了老人带。觉得他们在带孩子方面,有经验。就非常放心的交给了在家里面没有工作的爷爷奶奶们。好让自己脱离出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补贴家用,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的宝妈们。老家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隔代亲"。前段时间在老家听到一个姑娘这样评价她的爸爸。她说,在她和他哥哥的成长过程中,从来都不知道她的爸爸会笑,会逗孩子玩耍,会让孩子骑到他的身体上。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永远都是非常严肃的一个人。要不是他哥哥家的孩子,她都不知道他的爸爸还有这样的一面。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当中,反而不会这样的娇惯与放纵。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老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吃,追着喂。不穿,追着,哄着穿。从来不会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温室里的小花朵,离开了保护,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会不会经受不住太阳的暴晒,暴雨的洗礼呢?所以,我们的孩子们,看上去都是娇滴滴的,弱不禁风的样子。脆弱的不堪一击,带给孩子的只有一生的遗憾.....
第二种是把孩子当做苍天大树。任由其发展。从来不加以干涉。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最近遇到一个家庭,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孩子呢,是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的妈妈带着。妈妈对孩子很上心,但是不会去引导孩子,做一些事情。与爸爸沟通,爸爸会说,他自己长大后,这些事情他自己自然而然的就会了。从来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孩子,等他长大了,对一些事情还是不会,还是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孩子做事情的对与错,从来不去评价,从来不去与孩子沟通。等他长大之后,他自己就会认为,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因为小时候也没有人说,他做的事情是错的,自己都分辨不出来对与错。会给孩子造成非常糟糕的人生。
第三种是把孩子当做小花与大树的结合体。培养孩子的温柔与独立的性格。我们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更要为孩子铺好他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人生格局。德国的爸爸妈妈们这样认为,孩子即使大树,也是花朵。大树代表着坚强的性格与不断发展超越自我的意思,花朵则代表着个性的美丽纯洁,某些时候也代表着甜蜜和温馨。德国得爸爸妈妈们说,真爱孩子,不是溺爱孩子。溺爱孩子,是在一步步毁掉孩子。而在我们国家,我们用的是含蓄的表达方法,点到为止。很多时候不是直接去制止。
孩子们像花又像大树。需要不断地历练,又要加以呵护。我们要让孩子不断地去提升生活技能,学习技能,遇到挫折,我们加以鼓励与陪伴。与孩子并肩完成自我的蜕变。
培养孩子独立自我的性格。他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要去加以干涉,只要是观念正确,我们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就要支持孩子的决定。现在很多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没有自由,都是父母从小就安排好的。从上学开始,到结婚生子,都是父母在操办,没有自我的想法。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会越来越独立。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们,是时候放手的时候,就大胆的放手,不要担心孩子会受到委屈或挫折。希望我的一些话语,能够唤醒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
Ʌ��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