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预见性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需要接纳它合理的安排它,并慢慢的寻找一些规律;需要对不可预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最坏的打算来生活,做最底线的打算。过度自信会害了自己,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目中无人。现在的大部分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就认为孩子是读哈耶普斯麻的料,后来一点点长大,发现对北大清华是没问题的,再后来到初高中认为985和211是很轻松的,再后来就是能去知名大企业工作是可以的,再后来发现孩子在家打游戏,不肯出门,这就是不断做减法的人生。
人生要一点点做加法,我的朋友老聂,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聂妈妈想孩子将来能找个清白的姑娘成家好好过日子就行,基于此,老聂从挣工分开始,踏踏实实的的出力。恢复高考后,老聂去学校念书,本来想读中专,读完后分配工作直接拿工资,但因为老聂的成绩很好老师不同意,经老师和聂妈妈沟通老聂去考大学,顺利的考上,几年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老聂研究生导师请他吃饭告诉他以老聂的水平是不需要读研究生的,老聂听了劝,于是23岁成为副教授,27岁成为了正教授。
我从小也是承受着父母做减法的人生编排,因为穷,父母从小就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离开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于是被不断的激励要好好学习,像城里的亲戚一样吹着空调,坐办公室,吃的好穿的好。所以我什么也不会做,下地干活,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不会做;不会收拾整理家,也不懂人际交往;被锁在这“只要好好学习就行”里。学习和学车一样是需要天分的,结果是学习没学好,还产生了严重的内疚和自卑感,毕业后找的工作都是看似体面,挣不到多点钱。磕磕绊绊的一路成长,开始被父母抱怨,给他们丢人了。父母开始夸赞初中没毕业就打工的表妹,现在买了多少套房子开了工厂,怎样怎样。
幸好遇到聶圣哲先生,他的直播点播了我,让我看到了自己这不断做减法的人生,开始思索如何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