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韩剧治愈的一天
今天被《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春天》的一集疗愈到。
女主是精神科的护士,善解人意,她永远是那个不想让身边人难过的人。但正因为此,她总是勉强自己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者干脆一再退让,扛着重担。
她关心的一位病患跳楼自杀了,她不堪重负,患上了急性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
当她自杀未遂醒来,自己躺在了精神科隔离病房,她不配合治疗,觉得自己根本没病。她对周围的一切都恼火,包括护士例行治疗程序,医生冰冷冷的谈话,她自认为和病人不一样,单位和要受到这种非人的待遇?!
剧中对女主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我一再为她对病房的质疑叹息。因为我也曾是一位护士,也曾在精神科工作。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住进了精神科,我也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会因为医生护士对我的治疗恼火暴怒——这不都是我曾经说过做过的么?怎么都用在了我身上?
后来,她终于被医生唤醒了记忆,她并不是没有事,而是病得很重。
身边爱她的人,包括母亲、男闺蜜、男同事,都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在她身边。
每一个人都对她包容和爱戴,这让她逐渐的恢复了平静,接受了自己的病状。
剧中医生有一段对话,医生没法给自己看病,医生也是人,也需要照顾。
这让我想到自己,当家人生病,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身上。仿佛我总能变出花样,解决所有问题。其实我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幸运的是每次都能侥幸熬过去。
万一我不灵了呢?!
万一我的把戏被戳穿了呢?!
真是不敢想象。我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啊。
二、今天破天荒中午出去散步了。外面风微凉,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不再如夏天那么毒辣了。
海边很明亮,明亮到我要半开着眼帘,才能看到大海的轮廓。
期间听传统课程,讲了自我和外在建构的关系。
其中讲到了自尊的几种模式。稳定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稳定低自尊、不稳定低自尊。
其中不稳定高自尊最容易出事。老师例举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留下的遗言。她说父母爱的是考100分的自己,是考基部前二十的自己。父母把所有的教养留在了外面,而把不堪和暴力留给了自己……
看到这些话,我在阳光下也觉得冰冷。
还有不稳定低自尊,有点像曾经的涵老大。对什么事都没有信心,但是愿意努力尝试,一旦受到挫折又会退回原地。但好在,这次去外地上学,明显感觉到她内心的成长。
促进自尊的因素有价值感、自信和爱。最重要的就是爱。
这也是我坚信,让孩子生活在有爱安全的环境,她会自己成长,不论是哪个方面。
三、回到青岛,脑海中还留有北京的景象。
这个周末与我、与涵老大都是快充的效果。
我们在陌生的街道挎着胳膊逛街聊天。在网红店打卡没吃,撑到爆炸。在书店买教辅为下一阶段分析策略。
很多年没有这么高质量的陪伴了。而我也对凌晨两点窗外的雨声恋恋不忘。
那是我度过近一个月焦灼,听到的最清透、温柔的声音。我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失眠,专注听着雨声再次沉睡,都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早上醒来,外面仍在下雨,门口大树叶子落了一地,虽然肃萧,但却是斑斓的美。
我渐渐爱上北京,是因为那里有我想念的人。也由于我们共同创造了记忆,北京这座城市慢慢显出温柔和善的一面。
我竟越发珍惜陪伴涵老大的日子,也许有一天她不再需要我,我得到了自由,却从此少了与她为伍的借口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