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河北省有一篇作文《感谢贫穷》获高分。乍看到题目,内心有一种隐隐的不适感。如同读《孔融让梨》一般的感觉。总觉得某一个地方不合理,但又用语言道不出来。直到看见李雪微博里提到曾奇峰老师的一个观点:感谢贫穷其实和怨恨贫穷是一回事。一瞬间,茅塞顿开,通体舒泰。
生活里很多路,兜兜转转,原以为会背道而驰,却最终来了一个完美相遇。
这是A和-A的关系。罗老师在课上讲过钟摆理论。往右摆动多大幅度,同样也会向左摆动多大幅度。(我不确定这两者道理是否一致)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到极致,便是恨。其实这也是同一个问题。由爱生恨,钟摆摆到爱多深的程度,恨起来,也会有多大幅度。爱与恨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但本质一样。
单位有一个同事,每逢假期,必带孩子去旅游,如果他没时间,也会委托亲戚朋友带孩子出去,小至祖国内地,大至世界八方。而对于孩子平时生活学习的照顾和关心,很多时候是得过且过,在聊天中感觉对孩子也是肯定少,否定多。一个这么爱孩子的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什么?一直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他谈了一点小时候的经历,我好像明白了原因。他童年时期所经受的过去,让他发誓不想再让孩子同样感受,于是有了孩子假期的各种旅游。他虽然没有直接复制过去家庭的模式,但是他用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复制了他所经历的模式。他不想走到事物的这一面,而是直接走向了反面。
这又是A和-A。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你极力挣脱出来之后,却又跳进了原来的大坑。
我们好多人,不想复制自己过去经历的伤痛,努力跳出原生家庭的原有模式,想着给孩子一个全新的环境。殊不知,其实从一面走向了另一面,名义上是拒绝复制,实际上是变本加厉地复制了这一面,而且还浑然不知,自以为是孙悟空跳出了如来佛的掌心,实际上呢?
回到开篇那个话题。父母是整个家族体系里的传递者,生命经由父母传承到我们这一层,生活所处的外部环境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贫穷与富裕是外部环境,内在环境呢?父母肯定做到了他们当时能做到的做好,给予了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贫穷是环境,更是一种资源。在贫穷中体会生活的艰难,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做,这个是自身的决定,是改变?是抱怨?是消沉?这是“我”的事,是由自我本体本身所要决定的。昨日之创伤,难道就一定会是创伤?难道不可以转化为资源吗?贫穷,也是同理。在创伤与贫穷过程中,披荆斩棘找到出路,那两者就是最好的资源。所以才有了那句话:生活的磨难是最好的老师。贫穷是磨难,富裕也是。
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