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很长久—致敬艾莉丝
很早很早以前,我一直想看这本书来着,一直以为自己会被那个孤独而纤细的星星上的小蒂莉而吸引而感动,却没想到是被二女儿艾莉丝,这个年龄上的妹妹心理上的姐姐惹了一鼻子酸。
她还小,她有她的小心思。她会阴阳怪气地说话,故意惹得姐姐蒂莉勃然大怒,然后躲到妈妈身后,逃脱姐姐的魔爪,又慢慢偃旗息鼓控制了自己的脾气,过会儿消气又开始内疚,然后跑去买礼物给自己心爱的蒂莉。
当然作为妹妹却被寄托了做一个成熟的姐姐的期望,艾莉丝偶尔也会无助地恨,哭得肝肠寸断。
在和谐营的时候,她会因为害怕伤害到别人而小心翼翼地说话,她会因为收到夸奖而沾沾自喜,也会因为想得到认可而满心焦虑。她会在大人们吵架面红耳赤的时候温柔地安慰,用恳切的行动,轻轻柔柔的语言,缓解一切紧张的气氛,超脱了一个孩子该有的可明明又的确是一个孩子会有的宽宏大谅的懂事。以至于让人震惊又理所当然地微笑起来,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忍不住多读几遍这些场景的描述。
最为深刻的,艾莉丝说过的一句感悟,大概是:爱很长久,恨一闪而逝。作为大学生的我,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南方到北方上学,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次都是从离开的那一刻开始想家。可是几年来,总是千篇一律地在家待不过一个星期就开始跟爸妈吵架,被嫌弃的时候心存怨恨,互相嫌弃,大抵父母和孩子,总是相爱相杀的。可是一分开,就开始思念。我想,这就像艾莉丝说的一样,我们时时刻刻在爱着对方,无条件无期限的爱着。
第一次为人父母,第一次做一个大人,第一次做爸爸妈妈的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共同成长。
艾莉丝的父母,也是第一次生养蒂莉,第一次遇到这个遥远的星星上的女儿。虽然总在刻苦地揣摩着,还是因为拼不过她脑子里独特的思考方式而总是手足无措,于是总是渴望着小女儿艾莉丝的理解与宽容。
我总惊诧着,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拥有一颗那么盛大的宽容心,怎么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坚强的爱。再想起来,我小的时候,作为姐姐的我,总是误会爸爸妈妈爱弟弟多一点,以至于常常闹脾气,吃的必须好一点多一点,用的必须先考虑我的,零食放我房间等等不合理的要求接踵而至。而小我七岁的弟弟呢,像个小绅士一样让着我,冬天蹲下去给我系鞋带,夏天跑去给我买冰棍,甚至压岁钱也全数上交给我。大人们经常通过我才能使唤他,因为只听我的,仿佛抗拒了全世界独宠我。艾莉丝就像弟弟,或许越小的孩子,越懂爱。
生而在这时代,好与坏兼容,善与恶并存。
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是真心想为善的罢,可是总有人心怀恶,也可能有人好心做坏事,简简单单的事复杂化了。
就像在和谐营,我相信,斯科特是真心想帮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可是误会和批判从不停歇,总有人恶意揣测,一句打错的话,一张照片,几个夸张的形容词,所有人内心的纠结摇摆,一切戛然而止。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冥冥之中总有某种联系,产生的蝴蝶效应像上天注定一样,和谐营到底还是跟随着在所有的怀疑声中自杀的斯科特而失败了,可是我们,看到了希望对吧?
就像最后,艾莉丝选择了想信所有的这一切包括斯科特。
我想,艾莉丝一定很美。真美。
很奇怪,《星星上的人》明明描述着奇异的蒂莉和痛苦的家庭,可是合上书的时候,我却只记得暖洋洋的画面,姐妹之间的小吵小闹,爸爸妈妈的苦中作乐,大家的互相理解与体谅,孩子们承认错误的勇气,还有遇到困难的不放弃……那些美好的光芒盖过了一切的苦难,每一个人的爱与付出,在绝望中迸发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