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号试讲的那天,我在小区楼下的包子铺看到一位老婆婆,花白头发、棕褐色的长裤,裤脚还沾上白色油漆,许是风干很久很久了,无论风和太阳如何肆无忌惮,它还是像只蚂蝗一样硬硬地寄生在裤子上。
“小伙子,这个多少钱啊? 那个……”
“两块…”老板拿起塑料袋准备去身后的蒸笼。
“那,那个,左边的”
“一块五…”他淡淡的吐出几个字,靠着柜子,随手拿起桌上的抹布抹了把手。
“…有点贵”老人没有马上走,像是正在接受一段长长的信号,眼睛还是盯着价目表,而迟迟做不了决定。
队伍不长,都是赶着公交和地铁的上班族,7:19,早高峰,一日起始之时,也是焦虑不安的前兆。
我原以为,人们会很不耐烦地催促,这是大多数以及假想的一般情况,但是,那天,没有。没有抱怨,没有帮助,也没有感谢的画面。老人拿着东西走了,只买了一个一块五的红糖馒头。
我突然觉得,有一种比人世间的温暖更为本真的东西正在从世界的裂缝中,渐渐抽离。
我并没有说麻木代替了喜怒,但个体冷却的状态已经成为习惯。
我们或许无暇顾及那么多,解决别人的困窘并不会让自己获得实质的利益,但幸福感却会是生活的附赠品。
那些朝六晚六的日子,真的会让人讨厌生活。一个礼拜,身体与精神的状态被降到最低点,会忽略许多除工作以外的事,只纠结于工作得失与成败,每天像个机器一样被重复使用,我欣喜于准点的下班打卡,等到刚好的309,然后回家瘫一会儿,心情真的很坏时就在楼下的西点店,买一份甜品,吹着空调,分享片刻满足。
喂!你有想过未来的你,每月收到刚好能交水电房租地铁煎饼果子卫生纸话费宽带的工资,住在四步到头的出租房里纠结是否要预支一点提升生活品质。地铁公交人来人往,大多数人都只会想到关乎柴米油盐、银行卡余额、支付宝转账,然而,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在你没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哪有什么诗与远方,哪有什么心之所想。唯一,称得上放松的,或许就是地铁上二十分钟的电视剧或者看一看买不起的包包是否在打折。
很多人说,生活要跟着心走,世界那么大,趁年轻,多看看。理想与现实最大的差别是,理想可以想,可你还得承受现实的巴掌。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就算是最辉煌的生命也暗藏着最悲凉的底色。
这样看来,红糖馒头和西餐牛排又有什么区别,都为了生命延续,都为了达到生活的目的。有些人表面光鲜,实则也有诸多烦恼,有些人看似百无聊赖,实则在为梦追求。但年轻就有很多种可能,能让你现在的生活拘谨,以后的生活通达。
我们一直在解决生活抛下的麻烦,而我们,是麻烦的制造者。终有一日,精疲力竭,岁月却静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