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一座城,留一扇门,只为等一个人…
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所以今天想要介绍的正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边城》。
在介绍之前,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你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可能会说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
也有可能会说是一起平平淡淡的过着生活。
但是在这一本小说中,你可以体会到沈从文先生他的笔下对于爱情的另一种阐释。
作品介绍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
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该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不得不说沈老才情真的很高。
读后感受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一切的一切似乎在沈老先生的心中都有了答案。
最后正如沈老先生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作者用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权势交易,他们的爱不轰轰烈烈,但他们却体现出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佳句鉴赏
1、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2、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3、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4、我尚不知道我应得座碾坊,还是应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个渡船。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只得感慨一声“世间若有双全法,不负亲人不负卿”。
在这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中,什么都容纳的了,可唯独容纳不了爱情。摊送的离开,与翠翠的守候,也为这部作品画上了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