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自己混的不好?别再怪爸妈了

发现这本儿童教育的书,是因为前阵子在读的《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非常推崇这本几乎颠覆众多家庭教育专家观念的心理学作品(PS:他另外还很推崇《影响力》。度完还激动地给作者赠送了价值百万的伯克希尔股票,这本书此前度过,也很喜欢,有时间再重温,并且争取写一篇笔记)。

读书之前,特意看了下书评,蜗牛上有个人抱怨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重复。看的我有点奇怪,查理芒格喜爱的书不至于充斥着反复的废话吧?还是选择认真阅读下去。

结果一进入阅读状态后,处处让人击节,章章让人惊叹,丝毫不觉啰嗦,只觉得作者的逻辑缜密,思维流畅。读完之后意识到,那位读者之所以觉得这本书重复的内容多,怕是读习惯了直接丢结论告诉你该一二三按步骤走的畅销书吧。

这本书不但没有重复的说教,相反有着科学家的严谨论证精神。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很有逻辑地告诉你,当下的教养研究是什么样的结论,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原始数据获取和产出结论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漏洞,以至于为什么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看得人背后阵阵冷汗:我们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也会这样,把相关关系强行总结为因果关系,或者拿着有偏向的数据,遵循着有偏好的逻辑,得出偏颇的结论。

从头到尾,作者一直处于给各种教养专家鞭尸和打脸的状态。根据记忆,我罗列几个作者打破的“迷思”。
1)“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首先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表现,还是孩子的表现决定了父母对他的态度呢?其次,不能否认的是孩子的个性里有遗传的作用,各种从父母角度去做的数据收集,如何能避免遗传因素这个变量的干扰?

2)“兄弟姐妹的顺序影响人的个性。”传统理论学家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出结论:长子/女更加强势,也更加保守,小的孩子会更加叛逆,容易提出新想法。但是作者指出,支撑这些理论的诸多调查,给研究对象的个性标签都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贴,一方面,父母已经对孩子根据出生顺序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另一方面,父母给出的评价最多是表明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而非他在社会上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3)“家中所受对待影响孩子在外界的表现。”传统给出的例子是,针对一些青少年发放问卷,问他们在家中是否受重视,是否会被虐待等等,然后在测试其各项性格表现,然后得出家庭行为跟某些性格特征的微弱相关关系。然而,这类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排除一个心理因素:人们在负面情绪影响下,更容易做出负面的反馈,如果在第一项测试中提醒了被试儿童时期的一些负面情绪,很容易使之在后续的测试中做出相对负面的选择。所以我们才会在同事之间窃窃私语:“老板儿子考砸了,今天别找他去审批报销。”
……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总结下来,在作者——被哈佛退学后又身体不好赋闲在家多年的心理学硕士奶奶——看来,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专家都犯了一个问题:混淆了相关关系跟因果关系。当研究者在心理已经有了一个因果预判的时候,就容易陷入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可笑局面,在100个相关关系中,找出一个来说明自己的理论是产生结果的原因。

不过即将面对教育问题的我,虽然叹服作者这样辩证反向的思维方式和论述逻辑,也还是不能免俗要略过那些科学研究方法,直接跳到一些育儿结论:如果父母决定不要孩子在社会上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那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同辈群体。

父母是能够影响孩子的,一部分是基因,一部分是家庭环境。基因的内容贯穿孩子一生,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内, 而家庭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否礼貌,是否整洁等等,但是仅限于在“被父母看得见”的场合下。

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们更需要做的是,适应群体的文化,模仿群体里地位较高的孩子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孩子在三岁之后就开始有自己的群体,可能是社区,可能是幼儿园和学校,地位比较高的孩子一般年纪或者个头会比较大,能说会道,懂的东西更多。

每个孩子都会因为自己的特点在群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因为这个位置更加强化他的某些特质。相信每个人都能回忆起当年班里某个高冷的男神,某个骄傲的成绩好的女生,某个阳光的运动少年,某个总是被欺负的瘦弱女孩,某个逗比的猥琐小个子,某个总是在教室最后面的大胖子……(似乎又回忆起了当年害怕被女生群体排挤所支配的恐惧。)

看完这些,有些在书中或者生活里遇到的故事好像也有了解释:大院里某某科长趾高气昂的,他儿子却屁颠屁颠地跟在“工人儿子”的我身后马首是瞻;去室友家中玩耍,惊奇发现宿舍里勤快友好的小姑娘在家变成了蛮横骄纵的小公主;在家里默不作声的小儿子,在学校里却是说一不二有领导风范的大班长……

人生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就在我们担心三岁的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受欺负的时候,他已经迅速适应了环境,知道学校里跟家里不一样,家里撒泼打滚的那一套拿过来不但没有用,还可能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知道去模仿更大一点的看上去更讨老师喜欢的孩子的做法。

要论模仿能力,谁能强得过孩子呢,所以千万注意,如果三岁孩子到家口音有点奇怪,看看是不是幼儿园里他跟着混的“大哥”有着奇怪的发音,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一点暴力倾向,看看是不是在学校或者社区里,结交了什么“特殊的朋友”。

对于家长,除了遗传基因之外,能给孩子做的也许只有:喂好饭养好身体,以及关注孩子的群体环境,如果周围的孩子给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或者孩子在这个群体里地位太低,过得有些“悲惨”,不妨采取搬家撤离的极端举措。

说到群体,可能简化一下会被粗暴地理解成“学校/学区”,有些家长深陷学区房的执念之中,投入巨大的精力财力为之奔波,在我看来,这样难免舍本逐末,你所以为的升学率最高的学校一定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吗?或许他更喜欢宽敞舒适的屋子,风景优美的街区,聪明有趣的伙伴,以及更适合在普通的学校里最做好的,而非在最好的学校里做最艰苦的那个呢。(或许老祖宗说的宁为鸡头,不作凤尾。)

最后突然想起书里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有个妈妈生了十来个孩子,最大的孩子成家立业,最小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最近让她苦恼的是,她第二小的孩子(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在校外结交了一些混帮派的孩子,眼看着就要辍学了,她迅速帮这个孩子办了转学,“在他反应过来之前把他搞得晕头转向”,把他送到了远方一个小镇子跟他的大姐一起生活。然后这个孩子就在新的友好而正常的群体里,正常上学,上高中,已经计划在上大学了。

案例里“晕头转向”这个词触发了我的笑点:雷厉风行的父母可不是就这样么,迅速找到问题症结,在事态严重之前,避开矛盾点,给你换个没有混混大家都在认真学习的环境,孩子适应群体的天性便要求他改变以往的行为方式,成为妈妈预期的那种人。

最后,努力像作者提倡的那样,少纠结要不要给孩子胎教,早教,读书之类的(这些都没用),多多享受可爱的孩子能给你带来的乐趣吧,在他走入群体之后,关注他的想法,给与支持,给与保障。

PS:书里作者一直提到的遗传学家和行为教养学家互相忽略彼此的干扰因素的现象,跟《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心理学家研究领域相互隔离的情况如出一辙,就像老话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缺乏辩证客观的视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入行一年半的android程序员,半个月前的一个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发不发年终奖,下午就被裁了。找工作快两个礼拜了,...
    初见破晓阅读 2,259评论 0 8
  • 需求 1,后台服务系统需求//www.greatytc.com/p/a6b545b8f2ee2,后台管理系...
    Cabigail阅读 185评论 0 0
  • 那时候,我只是司徒府的一名歌伎。司徒大人待我极好。每天他都来,一袭青衫,坐在后花园桂花树下,桂花香如蜜,他的脸...
    灯下看书阅读 23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