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好友咨询孩子出国的事情,她通过看到我对大学学校的目标后,说发现我是一个关注结果的人。
开始我还竭力为自己辩护,说我也是追求过程更甚于结果,但是她说,你对大学目标校的设定就是在追求结果。我竟无言为自己辩护。
回来以后,我一直为同学这一小小的定论不得释怀,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从孩子二年级开始,同学就确定了让儿子出国读高中的目标,这么些年,她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遵循出国的道路设计。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户外求生的意识。
二年级开始,她让孩子每年都离开自己一个月的时间,为他报夏令营。从青海秦岭,到美国澳大利亚,有意识地的锻炼孩子。
现在的小学生学英语,都会更注重提前学习,通过刷题提高试卷分数,而她坚持的英语课程是一堂外教的口语,虽然在校内的考试中不见得加分,但同学方向明确,并不会为此而受到影响。
上了初中,她开始了具体的申请之路。上新东方,考大小托福,准备文书,挑选经纪人,每一件事都做的有条不紊。所以最后只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儿子就如愿地出国了,而且去的是前40的学校。虽然她说花了很多年的准备,但在我看来,她从启动到成功只用了十个月。这也是我向她咨询的原因,通常的时间至少要两年。
昨天她问我,你对最终的大学怎么考虑,有没有目标校。我说如果一定要选择,我会说有,比如麻省或者斯坦福,因为儿子喜欢计算机,还是乔布斯的粉丝。
于是有了开头的定论,我是个结果导向的人,而她注重的是过程。让我不平的是,从她的经历来看,她的结果导向更加明显。下面我就来扒一扒。
首先,我觉得我俩都是结果导向,不同的是,她把出国当做结果,不管后面孩子上什么大学。而我把上大学当做结果,只要能上好大学,无所谓在中国还是美国。
我跟她的区别是,结果不同,但并非是她认为的那样,她不在意结果。正是因为她在意最终孩子成长的结果,比较了两种教育体制的优劣,她才选择了让孩子出国读高中的目标。
而我当然是有目标的。我认为,我的孩子成绩不错,如果能进顶尖的大学,对他未来的人生如虎添翼,不说名校的社会资源充足,就是日后同学资源的丰硕,也会给孩子的社会关系添砖加瓦。
只是,我这样的想法是大众化的,也是被教育体制导致来的结果。而她是想给孩子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属于小众,至少不是普遍化的。
我认为,最终我们都是在各自的结果导向中,完成目标。
其次,在她的论述中,似乎结果导向不好,过程导向才好。我也反思了一下,如果人生都没有目标,没有对目标的追求,那估计是一种无为的状态,正是修行人毕生要朝向的去处。
在社会中,如果能放下一切不做计划,一切随心而行,当然更好。这个问题今天暂不讨论。但是有一点,初心很重要,也就是最初的目标。即使你想达到无为,这个无为本身也是目标。它是一个远景,一个蓝图,一个方向。
我们要做的是,确立方向以后,踏踏其实感受过程,不要只顾目标,忽略过程的体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完善自己。
所以不要怕设定目标,相反要好好地审视,已确定的的目标是否真的是自己最想要的,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在大目标下,不断调整去向目标的道路。
目标是前行途中的一盏灯。理出了这些思路,清晰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