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
《尽心上》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要点速递:
“爱人不亲,反其仁”,如果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就值得从自己的仁爱找原因,更进一步,是从最根本的与父母的关系上找原因。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开发出这份有源之爱,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会更加顺畅。
我们曾经多么努力的想离开这个家,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越长大才越知道,家,亲情,故乡,使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感情所在。拥有不幸童年的孩子,需要用一生去疗愈;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却可以疗愈一生。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身为子女却无以为报。永远不要与不孝顺的人深交。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与世界的关系。爱是杯满自溢的过程。没有被爱滋养的人,不可能付出真爱。
爱是有次第的,首先爱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是生命之源,如树之根,与他人世界的关系如枝叶,亲亲仁民,仁民而爱物,时刻心怀感恩感动仁慈之心,心如五彩缤纷的花园一样绚丽,怨恨傲等杂草就会枯萎凋落!
常言说:不孝敬父母者,没有骨肉亲情,不可信任;不友爱兄弟姐妹者,没有手足亲情,不可与之交友。道理何在?
这是基于“天地一体之仁”的大爱理念的道理。假如“内心”是平静水面上涟漪的波源点,那么距离“内心”最近的是身体,接着就是父母骨肉,然后就是兄弟姐妹,然后才是众人,在然后才是万物。人的“内心”仁爱发心越是纯正,能量越大,产生的影响就越深远,波纹的层次就越多越大。
如何让我们的“内心”能量强大呢?那就是修养心上功夫,时刻观照起心动念处,用减法去除“八心”,让良知应到正知正见,让发心纯粹纯正,自然良知中的孝心、悌道、友爱都显现出来了,大我之心的能量场就越来越强,每一个“内心”正念产生的影响就越强越大。尧舜禹等明君和圣人君子的能量场之所以强大就是这样的道理。
“爱人不亲,反其仁”,如果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就值得从自己的仁爱找原因,更进一步,是从最根本的与父母的关系上找原因。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开发出这份有源之爱,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会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