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客/书
你说说,拥有多少资产才算是财务自由?
1000万?5000万?2个亿?10个亿?
对于不同地域来讲,情况可能不一样。比如北上广深的老百姓肯定不认为1000万是财务自由,自己名下有两套房的,资产早已经过千万,但是该上班的还要上班,该挤地铁的还要挤地铁,从没感觉自己财务自由。
那多少才是?确切的说,拥有多少资产才能在一线城市称得上是财务自由?
1
胡润在年初发布了《2017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结论是:2017年,中国一线城市的财富自由门槛是2.9亿,二线城市是1.7亿。这其中,一线城市的财富自由门槛比2016年提高了50%。
虽然我们身边少有这样的人,但是根据胡润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陆地区3000万美金资产高净值人群数量大约是5.7万。
按照全国13.678亿的人口基数,能够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只有万分之4.2,不到万分之5。
所以,我们离财务自由还有很远的距离。好消息是,能达到这样目标的人太少,你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显然,胡润的标准太高了。
但是,这不到万分之5的高端人群,在工作生活的部分领域,和我们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多少有点安慰:
比如出差,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每月出差比去年增加1天,达到8天;而亿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每月出差比去年减少1天,到8天。
比如旅游:马尔代夫第一次成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第一名。记得度蜜月也去马代……
比如梦想:2017年高净值人群最想拥有的是健康,第二是家庭生活,第三是时间,再次是学习机会,接着才是物质财富。
比如运动:跑步、高尔夫和游泳是男性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三大运动方式,其次是登山。瑜伽和跑步是女性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两大运动方式,其次是游泳。
比如最幸福的时刻:无一例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都是孩子出生的时候。
这么有钱的人,难道就没啥烦恼?
当然有!
比如幸福指数:高净值人群总体幸福指数有所下降,从7.8分降到7.7分。工作幸福度从7.4分降到7.3分,生活幸福度也从7.8分降到7.6分。
2
不管如何看待这份报告,对于普通人来讲依然很高。
做不了那万分之5的人,做百分之1的人可好?
2016年11月,瑞信发布了一份《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然比胡润的报告距离我们普通人更近一点。
比如,全球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成年人有3300万,占成年人总数的0.7%。但拥有的财富却占了全球的45.6%。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有两套房子,其实一套也可以,就已经是这0.7%的一员了。
那么在这0.7%的人中,国人又占比多少呢?
大约是5%。
按照13.678亿的人口计算的话,大约是6800万。基本上等于北上广深人口总和(2015年,北京2170.5万、上海2415.27万、广州1350.11万、深圳1137.89万,总计是7072万)。
当然,霓虹灯下有血泪,并不是每个在一线城市的人都在这5%以内。
根据不同的报告,我们越来越接近有钱人的行列了。至于官方的12万年收入就是中产的报告,不在此次分析范内。
3
当然,财富自由的标准并非是你有多少钱,因为你的钱总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一般来说,财富自由更多是意味着非工资收入大于总支出,不依靠某分固定工作,这个就是财富自由度法则。
财富自由度=非工资收入/日常消费支出
比如家庭靠理财,年投资收入是5万,年消费7万,那么财富自由度=5/7=71.5%
显然,从数值上来讲,数值越大,你离财富自由就越近。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财富自由,你要把你的财富组成一个能够自行运转的系统,那么你的财富就会不分昼夜的为你挣钱,源源不断的为你挣钱。享受财富自由的同时,也不会坐吃山空。
虽然不能每个人都达到2.9亿的资产,但是不依附某份固定工作,用非工资收入养活自己,对很多人来讲,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你的财富自由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