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本书在我所读的小说里属于相对完整的,无论从时间线还是故事情节上,没有给我们留下自己去遐想的空间,也没有让我感觉故事到结尾有多遗憾。本书主要还是来描写人性的背叛与救赎。人们常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故事主要是围绕生活在阿富汗阿米尔和哈桑这两个人物角色展开,二人一主一仆;一个普什图人,一个哈扎拉人;一个逊尼派,一个什叶派。无论从历史角度、宗教角度还是家庭关系上,都注定二人不可能平等,总有高低之分。带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滋味?
书中人物性格还是蛮鲜明的,阿米尔:自私自利、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喜欢耍小聪明而且缺乏自信,自己明明上学有文化明明可以教哈桑识字,但他没有,反而嘲笑他。在外人面前从来不会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只把他当做在家里陪伴自己摆脱孤单寂寞的玩具,而哈桑却始终一颗真心带他。并且在哈桑遭受安塞尔强暴时,自己本可以冲进小巷,为他挺身而出——就像过去他无数次为自己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后果。或者可以选择跑开。结果,我跑开了。其实这段是最让我心痛的,人怎能自私胆小到这种地步,眼看着为了自己没放弃风筝的人遭到侮辱,并且最后因为自己不敢直视哈桑而耍卑劣的手段嫁祸哈桑偷窃。哈桑:憨厚老实、忠心不二、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且很聪明。我其实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样能不看天上的风筝就知道他会落哪的,这难道真是一种天赋。在自己离开了少爷家后仍然会记挂着他,想着彼此一起经历的美好时光,而且最后的死因其实也是想尽自己的责任看护好房子而被塔利班枪杀。爸爸:家财万贯、勇敢正义、慷慨善良、能屈能伸,如果不是小说最后说他上了仆人阿里的老婆并生下了阿桑,那他将是一个完美男人。爸爸对这两个孩子爱的方式不一样,对阿米尔他爱的深沉,阿米尔生活在阳光下,但是他觉得得不到爸爸的爱,所以才处处争锋,显示自己;而对阿桑他爱的细腻,记得他的生日,并且每年的礼物都精心挑选,帮他做了唇部手术,可想而知,当哈桑和阿里离开家时,自己是多么失望、伤心难过。其实爸爸在那个时代是属于比较开明的人,他可以接受索拉雅嫁给阿米尔,真的难得。而且他有大爱,为了儿子他才来到不舒适的美国,并且坚持不要抚恤金,去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简直和将军——索拉雅爸爸就是鲜明对比。并且在逃出阿富汗时,遇到俄国士兵想强奸车上陌生女人时,他完全不能忍受,就算被开枪打死也要维护正义,那句话说的好“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更需要它”,忍气吞声真不是爸爸的本性。爸爸是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是遵从还是拒绝。
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了,你剥夺了某人知道真相的权利。
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
拉辛汗他简直看透一切的圣人一样,正所谓看破不说破,拉辛汗在自己快离世时对阿米尔说了一句“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简直钻心啊。最后自己也是为了挽回当初的背叛,奋力将索拉博从阿富汗带回美国,并且最后自己为了能让索拉博放弃心结,也来了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简直是世道轮回啊。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
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