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拔刀,证明我已经有些成熟,但是我憋了一肚子气,并不自觉的想去报复,就是不成熟的表现了。真正成熟的人,不仅不会拔刀,而且还能够自然而然的不憋气或生闷气。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遇到了个没有公德的人而已。这个事,不值得生气。
我心里有把刀,刚刚,它有出鞘的冲动,我忍住了。
但是,直到现在,当我冲好一杯咖啡,在电脑前开始码字,我的手还在隐隐发抖。
早上送孩子上学回来,把车停好,一回头,从大道拐向小区的路口,停着一台黑色的车,正好堵住了路,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站在旁边打电话。
我问他,是你的车吗?
他看我一眼,说“是”。
我说请把车停到里边来,里边有地方,那里是路。
“这路是你家的?”
他的眼睛马上就竖起来了。
“不是我家的,但是我在这里走。”我说。
“你管得着吗?”他又呛了我一句。
这个时候,我心里的刀突然跳了一下,一股火冲了上来。
我肯定没有拔出来,如果拔出来,我就不会坐在这里码字了。
我没有再跟他理论,转身灰溜溜地走掉了。
这个短短的争吵,从是非之争起,到意气之争止。我拒绝了把它升格为斗殴或玩命的可能。
他仅仅是个没有公德的人,不是一个该杀的人,所以我不该拔刀。
但是,当时有一瞬,我拔刀的冲动异常的强烈。以致于现在,我码字的手,还在微微颤抖。
这个鼓动我拔刀,以致于到现在都心绪难平的内在冲动是“气”——意气之争的“气”,气不过的“气”。
它就是东北的那个笑话“你瞅啥?”“瞅你咋地?”之后迅速演变成斗殴的内驱动力。
回到楼上,我又到窗前看了一下这个堵在路口的奔驰车,记下了它的车号;这个开车的人已经不在车边,我开始回想他的样子,个子不高,身村中等,体型略胖,跟我差不多。
我还努力回忆他的面相,努力寻找值得记忆的特点……
忽然,我问自己:我要干什么?我是要报复他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们有什么仇呢?
他仅仅是一个没有公德的人,他仅仅呛了我两句,我要把他记住,把他的车记住,我想干什么呢?
前几天听《得到·熊逸书苑》,熊老师讲道,俗话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量小”,是“恨消”的意思,这句看上去上下两句相反的俗话,其实是“恨消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讲的是有仇必报才是大丈夫。
我也是一个这样的“大丈夫”吗?
我对一个仅仅是呛了我两句的没有公德的人,又记车牌又记面相,是要报仇吗?
我们这两句话之争,也能叫仇吗?
只要是一个理性的现代人,肯定是禁不住如此的诘问的。
这确实是很小的一件事,生活中时时能够碰到的小插曲之一。
比如:乘公交车,有不文明的人脱鞋晾臭脚;开车,有人不文明抢道、不打转向急转;医院排队,总能看到不文明的人插队……
这些人,你劝他,基本不会有好的回答。这样的小插曲比比皆是。但是,你和他之间的这个是矛盾,不是仇恨。如果把这也算仇恨认真地记起仇来,这一辈子恐怕除了记仇报仇,没时间干别的了。
这几天特别热,昨天我中暑了,吐了个一塌糊涂,浑身无力,走路都散脚了。坚持着做完该做的事,回到家里,一头扎在床上,再醒来,已经是今天的清晨,该起床送儿子上学了。一万个不想起来,也还是得挣扎着爬起来。
身体不好,情绪也不好,再遇到这没有公德的人,心情坏到极点,我想这也是我想拔刀的原因。
毕竟,我已经是一个过了五十岁的人,我心里头的那把刀,已经生锈很久了。
可是,如果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我是不是就会冲上去跟他打个翻翻滚滚呢?
这个,才是我要反思的。
活了这么多年,受过这么多年的教育,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其实还是一个不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个不成熟的人。也就是武志红说的“巨·婴”吧。
我没有拔刀,证明我已经有些成熟,但是我憋了一肚子气,并不自觉的想去报复,就是不成熟的表现了。真正成熟的人,不仅不会拔刀,而且还能够自然而然的不憋气或生闷气。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遇到了个没有公德的人而已。这个事,不值得生气。
当然,可能还有人会认为,我不应该灰溜溜地走掉,而应该理直气壮地去跟他拒理力争,哪怕互殴或挨揍也绝不退缩。
我想说,你这是被小学老师教成脑残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冲动,我们容易发生意气之争,受“气”的主宰而做欠思考的事,是因为受教育时间短,因为我们阅历少,也因为我们血气方刚。
可是,当人上了一定年纪依然如此,就说明我们不够成熟了。
说明我们的知识、智慧,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没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提高,我们依然没有学会既要明辨事非,又要知所进退,还不能看透意气之争的荒谬与无聊,不知道人生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想想,是不是有点儿白活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