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是党员干部言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党员干部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提升党员干部学网、懂网、用网的能力至关重要。
以“学”为先,推动党员网络行为教育入脑入心。有的党员之所以出现不规范的网络行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不到位,总认为网络空间是自由之地,没有约束。不学则无知,浅学则无味,学至深处则行有径。要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条逐句学,让党员干部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增强依规依法上网用网行动自觉。要把网络安全知识、网络行为规范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提升党员干部辨是非、明对错的能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敢于和善于同网上各类错误思潮、错误观点作斗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以“管”为重,推动党员网络行为规范从严从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增强管党员干部也要管其网络行为的意识,严格落实从严管理责任,加强党员干部个人新媒体账号备案登记和审查,明确以职务身份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注册账号和建立群组的,应当按规定报备。要严格落实党内谈话制度,对出现不良网络行为倾向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将党员网络行为作为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在自我批评中检视不足、总结经验,在相互批评中直面问题、互助互勉,引导党员正确实施网络行为并互相监督提醒。
以“督”为要,推动党员网络行为规范见行见效。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要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监管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网络行为排查整顿行动。加强党委(党组)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督导检查和自查,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察重要内容。强化对党员“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及时了解、动态掌握党员干部网络行为,高度关注年轻党员、关键岗位党员违反禁令问题。同时,要通过问责强化监督作用,对违反网络行为相关规定的党员坚决“亮剑”,不留情面亮“红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倒逼党员树立“边界意识”,规范自身网络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