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本《重新发现社会》,随手翻来竟被深深吸引,许久未读到如此引起共鸣的好书,连续两个晚上读完。再后来陆陆续续将本书作者熊培云另外的几本书《思想国》《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都读了,忍不住自责起来,如此温暖人心的作者竟然现在才发现。其书温暖的文字无处不散发着自由、悲悯而又充满生机的味道,就像一道穿透云层的阳光,倔强而有力的照向大地,那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光辉。作者近乎无可救药的乐观态度让我自己雾霾弥漫的心境径自敞开,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孤自举着火把在黑暗种摸索,突然发现一群同样举着火把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群,原来我们并不孤独。
总以为身份让我们不自由,名字让我们不自由,制度让我们不自由……渐渐才发现真正让我们不自由的,是我们迷失的内心。我们过往对自由、国家、社会的理解是狭隘的、模糊的!我们对外开放的国家也在向内对自己的人民、社会逐步开放,我们正走在一个大国家小社会向大社会小国家转变的大路上。一切都在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对自己的改革开放,敞开心怀,去重新发现拥抱这个越来越开放、多元的大社会。
也就是那一年一颗温暖的种子在心里默默埋下,悄然生根发芽。
之前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学习,我以为我了解。等多年后离开才发现竟然对那座城市依然陌生,我们往往对越是熟悉的事物越是视而不见。来到昆明的几年,说实话除了对春城四季如春的气候之外,并无太多好感,我并不喜欢这座城市。除了了解过一些关于《滇越铁路》、《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记录片之外,并没有关注过太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不经意间一本《西南联大行思录》展现了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昆明,在那战火纷纷、国家存亡不知的年代,这座边陲小城竟然曾经聚集过一大批在当时以及后来蜚声海内外的英才,正是他们在那个特殊年代的驻足,让这座小城有了一段特别的记忆。后来又迫不及待找来《昆明往事》细细读来,陆续又去了西南联大旧址现云南师范学院及郊区的一些幸存的名人故居找寻当年的踪影。在那些斑驳的碑记前,在孤独屹立的铁皮屋教室前,在巷陌间封闭已久乱草丛生的故居前,仿佛看到了当年师生群情激昂为家国之重生而奋勇读书的画面。慢慢掀开遮盖已久的面纱,才发现这座城市竟是这般美丽,如在滇池之畔沉睡千万年的睡美人,独自守候,她似乎知道你总是要来,看清她那娇媚动人的面庞……
愈是了解,愈是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地惭愧,原来你一直都很美。不是不喜欢,而是并不了解。现在每次经过翠湖,竟是不一样的心情了,仿佛能感受到当年联大师生在这里读书、漫步、谈笑的情形。在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城市飞速发展扩张,多少城市失去失去了她独有的容貌,多少城市的历史被掩盖在无人问津的故纸堆中……由此便生出一个念头——重新发现城市之美!重新发现我们视而不见的生活之美,重新发现我们并不了解的自己。
都说因为爱情爱上一座城。我要说,昆明,你本来就很美!我已经爱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