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日。今年的中秋是在风雨中度过的,因而没有看到月亮。
自从读高中以后,这个节日里剩下的就是月饼了。异地读书,和古代异地考试的书生一样,只有望月怀乡。是不是每朝每代都是有很多人都是久居异地,回不去了,所以就有了这样节日,共同来怀念故乡呢?
赏满月,吃月饼,咂石榴,闻桂香,造花灯,这些事情都是在这个节日里做的,算是一种仪式。就像是清明端午春节一样,在不一样的节日里做不一样的事情,这种仪式感,其实才算是一种节日。这种仪式,因从小到大都耳闻目睹,代代相传,所以一到节日,所有熟悉的氛围味道开始升腾起来,儿时的记忆就开始翻腾了。
就像一到春节,若是没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响声,则和平常日子是没什么两样的,尤其是沉寂的山村农乡,唯有春节的这份鞭炮才能足以欢腾人心,仿佛这一年里所有的劳作都在酝酿这炮竹声,清脆利落的炮竹声后,硝烟弥漫一地碎屑,紧锁的眉眼开始舒展,之前紧巴的日子也宽裕起来,开始消遣这少数但甜蜜的日子,佝偻了的整个身心都舒坦开来。所以春节的这份仪式是对以往岁月的一种祭奠和享受。
现在过节,少了期盼,若没有了仪式,这些节日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因为先前物质匮乏,只有在过节时,才会有好吃的,但是现在物质富足,往常时候都是瓜果蔬菜荤素搭配样样不缺,甚至有时比节假日还更好。因往常都是勒紧裤腰带的贫苦生活,所以期盼"只有在节日里才可以吃上一顿好吃",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没有了期盼,也就失去了过节的感觉。
我们做大人的有义务讲这份仪式继续下去,因为没有节日,则日子就没有了香味,一切都是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了。小孩缺少这种节日氛围,慢慢他们的下一代这种氛围会更加淡化,直至消失。
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月亮,但老妈在身边,所以还是做了一顿好吃的,也吃了石榴和月饼,显示和以往日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