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列夫: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其中所说的边界感,其实就是人情社会中最缺的——分寸感。
前段时间,一个热搜颇具争议:
郭女士被踢出了老同学群,原因是:她在群里晒出了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
评论里的声音也是不尽相同:
“瞎炫耀,招人眼红了吧,也是可怜。”
“同学们也太小心眼了,嫉妒!”
然而实际上,将她踢出同学群的老班长表示:大家都忍她很久了!
郭女士是教师,女儿成绩拔尖,便成了她炫耀的资本。
她每天都要在群里夸赞自己的女儿,还晒出女儿用功的学习笔记,毫不顾忌其他人的感受。
由此看来,晒清华录取通知书,只是导火索。
实际上,她是犯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大忌:没有分寸感。
不懂得工作伦理,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做主的时候做主,是社会新鲜人常犯的毛病。
生活中,不管是对亲人、恋人还朋友,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有时候正是这个距离,能给你留下体面。
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成年人,就像《巨婴》中所揭示的那样:
成年人喜欢把很多东西混为一谈,没有明确的边界感。
我曾在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内容是文章的主人在芬兰的地铁上,看到一个男士身边有座位,便坐了过去,结果男士起身去有更多空位的地方坐了。
并且好几次都遇到了这样的事,然后文章的主人问了自己的朋友,那些人为什么这么冷漠?得到的答案是芬兰人乘地铁或者公交的时候,就算剩下了一个座位,也不会坐上去。如果外地旅游的人不知道这个习俗坐下去,旁边的人也许很快就起身了。
芬兰人的这种做法,也许会让那些不懂这个习俗的人觉得尴尬,但是这却是拥有良好分寸感的体现。有时候人和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一种大智慧,毕竟,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关系都毁在了交浅言深上,也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进而说话做事都不过脑子。
在感情中也需要有分寸感,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士兵爱上了公主,公主告诉士兵,如果他能不顾风吹雨打坚持100天,就嫁给他。士兵按公主说的照做了,他坚持了99天,却在第一百天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一粒红尘》中有一句话:
我一直以为你天生冷漠,不会爱人,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也不强求更多。可是不是这样,并不是这样,原来你也爱过,你有爱人的能力,你只是……不爱我。
士兵用99天的坚持表达了对公主的爱;用最后一天,护住了自己的尊严。
如果公主不爱他,他的离开也是不想让公主为难。也许,这才是对爱情把握最好的分寸和对待感情最负责的态度。
反之,若是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便以爱的名义有恃无恐,失去了分寸感和对界限的清醒的认知,恐怕会使关系恶化的更快。
《慎子·逸文》中说: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没有分寸感的人。对待那些没有分寸感的人,
你不必迁就,因为你迁就只会助长他的气焰。
做人要有原则一点,那些触犯你原则的人,要果断采取措施。就像这件事中的那个群主一样,该拉黑就拉黑,因为那种消耗别人心情的人不值得。
如果你能够,通过劝告去纠正那些做错事的人,但如果你不能够,记住你要因此之故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