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儿,别问了,有些事,烂在肚里,或许更有意义。”
每当看到这个情节,听到这一句话,自己默默流下了眼泪,不为别的,只为那命运。
夕阳从监狱的小窗照进来,辛小丰戴着手铐坐在铁栏围成的房间里,吸着烟,轻轻地,静静地,而伊警官站在铁栏前,泛红的眼睛,紧咬的牙关:“有什么要说的吗” 强忍着泪水的他,抽出一支烟,没有点上。辛小丰略微颤抖地说:“头儿,尾巴曾经问我们:你们是好爸爸吗?我想……我想……我们是好爸爸。”,他苦笑着,是那样平静,是那样坦然,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即将上路之人,或许他有自己的想法,那略微疲惫的眼神,那低沉的语调,或许……
在伊警官的泪里,小夏的幽咽中,影片结束。是那么干脆,却又是那么斩不断,给人以无尽的深思,或许有人觉得没有,但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的。
我感觉我即电影中的角色,角色即我。别怪我入戏太深,我只是想更好地去看好一部影片,从而更能感受角色的内心,体会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乃至影片的主旨所在。
有人说影片拍的豪华,拍的大气,肯定差不了,对于这种说法我实在不敢苟同。一部影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动作艺术,更重要的是情感艺术,它能留给观众些什么,我觉得这才是当代众多电影人着手努力的。从平凡中拍得发人深省,从陈旧中拍得甚有新意,从真挚中拍得感人至深,这或许便是《烈日灼心》,也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当阿道说要送走尾巴时,小丰的心里会是多么的不舍与难过,竟会不顾安危而冲向车前;当伊警官劝他们自首时,小丰心里又是多么地震惊,但那种心情只有一瞬,随之而来的是从容;当他们被押赴刑场时,他们明白:只有离开了,才能让尾巴轻松地活着。于是,笑着离开,默默地,哪怕背上这罪名因为他们知道:鞋掉了,旅人该找客栈休息了。
“煎熬”莫不是他们兄弟三人的写照,守了这么多年的秘密,背了这么多年的重负,承担了这么多年的痛苦,这又是为何?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他们自找的,但我想这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说清楚的,编剧如此写,导演如此拍,演员如此演,别有一番深意,这就是人性。
影片是如此的接近生活,不,应该说它只是把生活中某些真实事件搬到了荧屏之上,只不过将其艺术化了罢。可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这是真实的存在,就这样,它拨动了我们看官的心弦,最柔弱,最感性,最易产生共鸣。共鸣何为?其实它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与感触
。就像剧中的辛小丰、阿道他们一样,难道事后他们不痛苦吗肯定会的?在某个漆黑的夜里,被凉风惊醒,心里还是沉静不住的,但他们想他们要好好地活着,或许是赎罪,也或许不是,有一点肯定的是:他们要对得起良心。
可想而知,在如此的压力之下,一位是热情助人、真诚的司机,一位是冲锋在前、拼命的协警,一位是智商甚高却又不得不装疯的“傻子”,他们又经历过多少啊,真是“世道不容” ,令人惜哉,令人痛哉。
这是又一部给我如此震撼的影片,上一部是《骆驼祥子》,“三起三落”终使祥子失去斗志,沦为行尸走肉,虎妞难产而亡,小福子上吊而去,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作者就是如此,把最美好的东西活活地毁在我们的眼前,这是生活的残酷,正如当下流行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烈日灼心》便是这般,以生活之事感动生活中的人,真实而又虚无缥缈。
写到这,不知何时起自己的眼眶竟也湿润,在旷野上真想大声大哭大笑一场,然后让风拂去那犹豫,让雨水冲刷那疲惫,最后安静睡上一觉。
终于,日落穹顶,三个人的背影也终究消失在斜阳中。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更多时候电影所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它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走出角色,走进自己,顿时心里释怀不少,邓超饰演的辛小丰一角可谓是深入人心,特别是他那忧郁的气质,敢于拼命的劲儿,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剧中注重细节表现,将伊警官与辛小丰暗中的较量以及他们互相观察对方时的眼神、手势等动作抓拍的十分到位。并且剧中的警察更贴近现实生活,他们也是人,也有感情,也会牺牲。同时,台词的生活化,使得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更加接地气,也颇受观众喜爱。
……
在安静的深夜,让泪水静淌,我心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