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无所不在的“情绪勒索”
“我看好你,所以才把任务交给你...”
“我这辈子的希望都托付在你身上了!”
“我知道你最好了,肯定会帮我的~”
有没有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甚至倍感熟悉?熟悉得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感到委屈,甚至想要逃离。
本来想遵循自己的内心,想要拒绝,但这些话却像绑架一样,一步步逼你就范。
很多时候,这些话让我们不得不委屈自己,成全他们。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往往是那些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朋友、家人、伴侣。
你很在意他们对你的评价,你很珍惜与他们的关系。
即使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你也宁愿委屈自己,不让他们失望,会选择逼自己满足他们的要求。
类似的场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上司:“如果你不帮我,到时候交不出来,整个团队都受害!”
妈妈:“我把希望都托付你身上了,你怎么忍心让我失望呢?”
朋友:“我们是好朋友,难道你忍心我独自面对吗?”
这些司空见惯的对话,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挫败、想逃避,是因为他们正在对我们进行“情绪勒索”。
什么是「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是知名心理学家苏珊提出的概念,是指以爱之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等手段争夺控制权,让对方就范。
「情绪勒索」常见于许多人际关系中,例如:职场、亲子、夫妻、朋友等。
如果你一直想当好人,在乎别人感受多于自己的感受,希望获得外界肯定,日常不会“say no”,那么你很容易成为“情绪勒索”的受害者。
你会为了减轻所谓的罪恶感,而顺从对方,长期以往,你的自我价值感会越来越低,甚至失去「为自己做主」的自由与能力。
同时也会纵容“勒索者”左右你的决定与行为,甚至对你施加伤害,无视你的牺牲。
当然,“情绪勒索者”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但其行为足以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例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往往能促使“被勒索者”就范。
Part 2
“情绪勒索”的受害者
身边的人都觉得A是个乖乖女,很讨人喜欢,但也正是这种“乖乖女”的形象光环让A陷入了“情绪勒索”的困境。
A家两姐妹,但因为A的姐姐很懒,所以从小到大,都是A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虽然如此,A也没多少怨言,反正都是力所能及的事。
但前几天的一件小事却让A倍感委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A的妈妈打电话给A,让A下班回家后帮她把家里的活干了。
平时A都会爽快地答应她,但是那天,A觉得很累,什么也不想干,就直接拒绝了。
但A的妈妈受不了了,用非常失落的语气说A娇气,一点点活都推脱,平时不管A要什么她都尽量满足,但A却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她。
当时听到这句话,A感到非常憋屈,也觉得很不公平,明明从小到大家里最懂得体谅的人就是自己啊!
况且,家里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女儿吗?为什么每一次想到做什么就只会想起A?只因为“另一个女儿”长期“置身事外”?
面对电话那边的责骂,A也不想多说什么,只管被骂。但是,纵然内心再怎么抗拒,A似乎也会默默满足她的要求。
因为拒绝会让A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怕对方伤心、失落,甚至觉得自己不孝顺,满脑子都是对方的付出。
像这样的内心纠结,不知道你是否有经历过。
像这样的小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看似小事,但如果这些小事成为惯性行为,你会慢慢发现,你正在逐渐失去自我。
你会总是习惯优先处理、应付别人的要求,而不管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
不断委曲求全,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亲情,到友情,到爱情,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对方觉得理所应当。
Part 3
摆脱“情绪勒索”
我们生来从来就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委曲求全的姿态从来就不是维持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摆脱“情绪勒索”,学会和爱的人正确相处,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第一,明确自己的立场。如果特别珍惜某种关系,可以适当让步,但不能一味委曲求全。
第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怕有负罪感,如果不能接受对方提出的要求,说出理由以及可以接受的范围。
摆脱“情绪勒索”,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改变已习惯的行为方式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情绪负责,既要避免做“情绪勒索”的施加方,也要避免做“情绪勒索”的受害者。
请记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有需要去完成的事情。满足别人要求的前提是有底限的,而不是一味让步。
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关系是相处不累。希望我们都能学会体谅,也学会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