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网络查什么关键词,却被右边的广告栏里简书的名字吸引。用手机随手一扫,看到字数这个小功能,很是喜欢,几乎占了90%的喜欢。于是认真注册,把网站收进了书签里。
抬眼就被新世相的文章吸引。豆瓣也有新世相,这种自媒体在各个社交软件里广撒网的方式见怪不怪了。但我是在微信里看的最多,在一条长长的公众号关注清单里,红色信息提示很少能清空。他是少数几个随手就能点开不用过脑子斟酌筛选的公众号之一。他老让人逃离北上广,不理解他更不理解那些逃离的人们,我回回看得一头雾水,选择默默关掉页面。他也出过一套红楼梦,粉色是我喜欢的,皮质书套也喜欢,但我没家,不想买来牵累它,也默默关掉页面。但今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里,就好像去了语言不通的异国,又碰见他,几欲热泪盈眶。
他在微信里的推送还没看。“当时其实很美好,我却丝毫没察觉” 怎样不带着遗憾看待往事。我盯着题目并不点开,认真想了一阵,得出这个题目的立场和我刚好相反的结论。再点开文章的路数就如常,并不花100%精力逐字去读了。快餐信息时代的病,我都有。
我能够意识到“美好”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并且现在回想起来,我对美好的感知能力应该是与日俱增的,递增趋势非常明显。大概的感觉就是,刚有这个概念时,我需要大量的正向刺激才能确定,这就是美好的;而以现在的敏感程度,我只需俯拾皆是的“小确幸”即可感受到美好。且能设身处地,把感受的触角延伸到多年后的场景里,让自己居高临下地感受,有延时地感受。就像在脑中架起时光机一样,去一趟未来世界,再返回方知当下的珍贵。我没有把这种神奇的能力以任何形式表达过,故不知道这是我个人进化出的特异能力呢,还是人类成长中必经的心智成熟之路。
这种能力达到炉火纯青的体验,可能就是一心往前看,身后事再不想不提。我尚达不到,因此关于这个体验都是臆测。对于我这一路走来,身前身后事熙攘热闹。欣慰的是,好在哪里呢,好在我越走越轻。身边逐渐能透进风声,没有那么多情绪裹挟了。身后事都忘liao,身前事也不担忧。
高中时的阳光是很美的,三年都住在阳面的宿舍,洗头是在中午,洗完有时间躺在床上,把头发摊开在阳光下面,让它仔细晾晒干。我的发质是沙发,自然干的头发炸蓬蓬。自己摸索到一个秘诀,头发半干后把刘海压在脑袋下面,贴着枕头睡一个午觉,起来后的刘海就是服帖的,顺滑的。
我和同桌两个人,在那样好的阳光里,穿同样的鞋。绒面的,长得像玛丽珍款式的老太太鞋。在青春活跃的校园里穿这种鞋,还是两双走在一起。同学告诉我们,她初见我们以为我们是少数民族。
学校不强求穿校服,因此没有人愿意穿,大家都觉得丑。只有没有自己休闲衣服的同学,和气质爆表的女神男神,才穿校服。穿了将近三年的私服,在高考前几天才开悟,穿起全套校服衣裤,扎着马尾巴辫子,走路一翘一翘。觉得自己像校园小说女主角。
大我一届有一个学姐,个子很小。我已经够小了,她比我更小。她有一头长到屁股上面那么长的头发,我的头发已经够长了,她比我更长。她皮肤很白,我自认为已经很白了,她比我更白,白到透。她的白皮肤和气质非常吸引我。我常常希望在校园里碰到她,每次碰到都开心好久。有一次在热水房打水,我站她身后离她很近。能看到她耳朵后面的皮肤,那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耳朵后的皮肤。紧致白皙,没有哪怕一条细小的褶皱——也许有,但被我多年的痴汉心彻底磨皮了。她带一个墨绿色的镯子,手腕也是白到惊人。这惊人的一幕,留在我脑海里这么多年,除了影相被记忆不断磨皮,加柔光,其真实程度竟一点不褪色。
现在想起这些十多年的细节,并没有感觉它们比当时更美。磨皮和柔光不是我故意,是时间自动加在上面。况且磨皮柔光不能带来更多美。这些琐事,在当时已经足够打动我。要说遗憾,是我没有留下被时间左右不了的证据,照片。穿着校服的自己,穿着同款老太太鞋的我们,在太阳底下快要融化的我,白到快要透明消失的学姐。
不留遗憾地生活,是人人都追求,却求而不得的一件事,是一个本身就不可能成立的假命题。能做的,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用无数细节去稀释这种求而不得的焦虑。一如我失业半年,却能在寻常午后抱着猫想,这即便不是我最幸福,也是相当值得记住的一天。家人健康,自己健康,猫才一岁,还有十几年可活。我们喝的水干净,呼吸的空气干净。自己虽然没结婚,也因此没有小孩烦扰。能坐在电脑前看看剧,做做喜欢的教程。
就是这样的日子。最大的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