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樊登邀请金惟纯老师做客帆书APP时,提到基本不做计划,特别不做长远计划,时有些不理解!
因为自己是那种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计划好,并且还要考虑好最坏结果的人!
但是听了他讲的后!开始回观自己,发现有时候自己会有很多想法没有落实,有时计划来计划去,发现自己没有信心,就干脆搁浅了!原因是自己计划的太远太细了,但是有时又容易内耗,缺乏信心,或者觉得也不是必须的了,就容易半途而废!
我是坚信史蒂芬.柯维的两次创造的理论:“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也就是说如果头脑中没有构思是很难在现实中创造成功的,这也让我联想中国的“有生于无”的理念,也是完全合理的。
那有没有问题呢?
目前看来是有的,VUCA和BANI叠加的时代,如果我们执着把事情和目标想得无比清楚再去行动,我们会怀疑自己的动机--内心真的想要吗?还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呢?
也就是说,对于完全掌控的情形,思考清晰严丝合缝的计划做出来去执行是可以的,而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状况,依然采取先计划后行动的思路就会出问题,这倒不是否定计划和思考的第一步创造。
可以支撑这个境界的可借鉴华为的理念:方向可以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这样就会逐渐理解,一个真正想要在现实世界取得成绩的人,既要头脑创造又要拥抱现实的未知不盲目执着,而不是不断的适时调整,这样才有机会无限靠近“正确”。
所以,想得差不多就行了,赶紧去行动去实践,否则可能会成为行动的镣铐。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容易内耗的人!真的对于有些事情上,是不能想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