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课堂展示或上台演讲我都会紧张,心跳不自觉加快,讲话时声音还不住地颤抖。可能有人会说紧张很正常,谁上台不紧张,但是每次我因为紧张而影响了发挥心里就很挫败。事后还一直心神不定,总是回想自己在台上的表现,对自己说其实还可以讲得更好。
我不是属于遇到临场发言就能出口成章的人,所以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不论什么时候都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人。其实从小不乏公众演讲的经历,每次演讲也都不错,但是那些不错的演讲都是自己台下练了无数遍,以至于演讲内容不用回想就能脱口而出,就像唱歌一样,只要听到旋律,凭着乐感,歌词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有时候连自己都会感到惊奇。
有时候在想自己为什么临场发言时就打结巴,支支吾吾地半天不能将一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而且越讲不出来,心里越着急,一着急脸就能红到耳根上,觉得全部的人都在看自己笑话。为自己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常常发现老师抛出一个话题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我都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和印象,知道其然,却不知道其所以然。而且对于这个其然都是不确定的,发言时还战战兢兢,怕自己讲错而被他人嘲笑,让人怀疑你的文学素养。所以,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如果连发言的内容都没有,那么何来精彩的发言。
其次是心理原因。渴望获得关注和赞赏,好像自我的价值只有在别人的眼里才能凸显出来。因此,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只会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最后,只能适得其反。每次在紧张时刻告诉自己,关注内容,不要管多少人注视着你,做好该做的事就好。虽然能稍微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但是还是控制不住地会去在意他人的想法。看来要解除这个心理负担,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其实我认为这也算是处于社会中的人的特点吧,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都生长于社会群体中,无论如何,都与周围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存在,所以,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观念中一直有个群体概念,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其他人。而这种观念有利也有弊。好的是我们能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不好的是我们也会因为过于在意他人而给自己带来负担,过分地压抑束缚自己。今天在简书中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地铁上看书会不会被认为装13,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地铁上看书而成为周围人关注的焦点,顿时觉得非常不自在的一个经历。这种经历也是由于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还有,看书本来是一件极好的事,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没在修养,而如今,看书反而成为了一种异化的行为,这是一个值得现代人思考的现象,是不是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情况下而荒废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觉得一个人看书不论他是真的喜欢看亦或是附庸风雅都不应受到非议,至少这样还能提升书的地位,不让它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淡出。
回到主题,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就好,实现自己的同时也获得了他人的肯定与赞赏。
第三个原因就是语言组织能力不强,所以我现在就为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至少写500字,这几天都都超标了呢!我写文章也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获得更多的关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后,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