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之行D5,园林博物馆。
D4逛过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之后,接下来的计划就是围观园林博物馆了。昨天来拙政园的时候,就见过了园博门口的保安大叔。今天过来,感觉还是那一位。园林博物馆门前依然没什么人的样子,保安大叔还是像昨天一样笑眯眯看着过往路人。
因为有了逛苏博经验,所以一进门,我和菠萝就去服务台询问免费讲解的时间,得到服务台妹子确切的答复后,我们决定等上一会儿。服务台旁边有一扇屏风,正好欣赏一下,消磨等待的时间。
屏风上绣着一幅园林图景,看起来正面反面都很平滑,这应该是苏绣里的双面绣吧。
(后经讲解员介绍得知:此为拙政园图,李可染先生作品。)
大约下午2点钟,服务台的妹子站起身来对我们打招呼,原来她就是今天的讲解员呢。园博里大都是关于园林的介绍,关于分类、建筑年代、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些文字资料,单纯看起来稍显平淡,但有了讲解,感觉就不同了。尤其是那些别致的小景与藏品,妹子解说过后,我才对古人的种种讲究更体会一些。
园林博物馆内部,和其他博物馆很不一样,它有着露天的庭院。院中绿植挺拔,阳光洒下,给植物的表面蒙了一层光感,看起来分外生动。即使是小小的角落,也有绿植妆点。
我们路过了一个名为“金玉满堂”的角落,原来取名是因为这里种了金桂和玉兰。虽然金桂并没有飘香,玉兰也没有开花,但绿意蔓延,并不妨碍欣赏。这样小小的角落,只是增加了植物,运用光影的点缀,就能从简单平常变得不凡。这也是园林造景的艺术吧。
园博的藏品里,又看到了秘色瓷莲花碗呢。虽然是仿品,但还是无比美貌,让人欣喜。除了秘色瓷莲花碗,我们还遇到了一副很喜欢的字,读起来颇有禅意。
园博里还有虎丘塔的微缩模型。据说虎丘塔前山是真山,后山是人造山,因而地基不稳,现在已经发生倾斜。妹子讲到,传说虎丘剑池下埋葬着吴王阖闾的骸骨……我回想起历史上,吴王父子好像都不是仁爱的君主,他们的行为实在是让人爱不起来。
转身继续向前走,面前出现了一左一右两条路,左边是座长廊,可以遮荫,也可以隔窗望景,右边是石板路,两侧围墙,空间狭窄,只有头顶见光。妹子介绍说,这种形式被称为复道,两侧都可以通行,是苏州园林里常用的移步换景手法。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右侧的石板路,阳光从头上洒落下来,暖暖的照在身上,感觉两边的白墙都变得诗意起来了。
在这种场景里,妹子一身藕粉, 走在园林博物馆里,裙角与流苏一步一动,就像穿越时空一样美丽,跟在身后真有时间回溯之感。
走过复道,途径几扇低调的花窗,妹子讲解道,这几扇仿古窗看起来朴素,实际上每一扇的造价都有几万元之多,听得我和菠萝直惊叹。可惜路过匆忙,没有留下照片。之后回来这里,来往人多就没有拍照记录了,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小遗憾。
在一处室内陈设展厅里,妹子又向我们介绍了明清家具的风格。明朝家具外表质朴,虽然很少花纹装饰,但造价却很昂贵。清初的家具已经有些装饰花纹了,发展到清乾隆时期,家具的花纹变得华丽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乾隆时期的苏制广式座椅。根据这个特点就能初步(大致的)判断出年代来。
听了明清室内陈设简单辨识要点之后,园林博物馆的讲解部分就结束了。我们又回到展厅起点,把听到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余下的时间,用来浏览博物馆里的文字说明。来到园林博物馆,还是要对园林有所认识吧。
从说明里,我们了解到园林的几大元素,主要是建筑、陈设、叠山、理水和花木这几个部分。我对叠山的部分稍感兴趣,所以留意了下叠山所用的石头:有方正质坚的黄石、玲珑通透的湖石、瘦而锋利的剑石。另外讲到叠山技法也多种多样,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处,这样看下来,园林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全部看完说明之后,我们又浏览了园博的古镜展,感到心满意足,收获多多。园博虽然没有苏州园林那么大,但胜在知识丰富,小巧精致又很清静,实在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晚风清凉,离开园博后,和苏州的新朋友约好晚餐。感谢山羊同学的热心款待。之后我们一起在古城区闲逛,还意外的遇到了城市里的黄鼠狼,那又是另一个自然小故事了。
写于 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