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艺老师的推荐,激起我想去读的想法。这本书打破了原有的学习误区,获取“复杂时代”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我正好刚刚需要,需要提高我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
以下感悟:
一.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承认了自己也是“看起来很努力”的行为,用来安慰自己。记得看教资的时候,每天都在糊弄自己,笔记写了几本,看上去好努力,红笔画重点,事实呢?这些知识点都没记住,只是记在本子里了。一到刷题就全懵圈了。
二.知识链与记忆结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条细链,把知识比作一颗又一颗的串珠,那么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的过程。重复阅读就像反复把珠子串上细链,却任由它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样才能让串珠留在上面呢?没错,打一个结。
学习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你需要检索。
为什么很多人都反感检索?因为检索是对大脑的审判,有时候你能想起来某个知识,但有时候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这种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
这点我很认可,就拿读书笔记来说,看完了或者听完了,我们把它与自身相结合才会真正的吸收。以前书看完了就完了,其实印象都不深刻的,甚至可能过两天都不知道讲啥。我会因为惰性不会在脑海中过一遍,不愿意去检索,觉得累,觉得伤脑子,懒,不想去弄清楚。这样反而花了时间去读,也没有真正的价值,就是无用之功。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果我们养成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麻烦觉得累,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首先得坚持!
三.“后刻意练习”时代来了!
1.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2.间隔练习有奇效
3.穿插不同内容的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从感觉上说,用穿插安排内容的方式学习效果要比集中练习来得慢。但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比集中练习效果好。
这些方式方法我需要学习,能提高我的效率,能提能力!
四.检索(其实也就是重新学习)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换言之,关于一件事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记忆。
五.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回归教育,最近接触小年龄段的孩子多一点。就相当于绘画启蒙期,孩子很懵懂,会呆呆的说不会画。那我就去多鼓励他,引导他,让他们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我们再提供帮助,这样她们会学的快也能理解着画,更深刻。
六.日常练习要尽量模拟真实环境。只有在平日的练习里以真实场景作为铺垫,在不同环境中训练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到了真正的“赛场”上,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做得很好。
这点身有体会,近期我会去授课,孩子少的时候我会试着教他们,一次比一次好,更顺畅·我会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提升的也很快。也是自己想要的。
七.放大自己的智力
1.抱有“成长心态”
2.即使我们说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推荐了很多技巧,但永远别忘了,你是否有执行力,这比技巧更重要。
对于我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成长,执行力很重要,带着脑力去成长更重要。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方式方法,那教孩子画我得懂孩子心理特征喝绘画特征,因材施教。
总结《认知天性》这本书,让我们看清了以往的学习误区,提出了“后刻意练习”的概念,并总结了很多学霸也说不出来的学,我是想一名想带进入孩子艺术绘画世界里,我可以在本书中认清学习的本质,找到有效的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