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审丑》读后所想
一
喜欢严歌苓,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每个故事之后,总会在心里留下点什么。这个《审丑》的故事,我给11岁的儿子大概讲了讲,告诉他,有兴趣的话,自己看。结果小朋友看到半夜12点,告诉我,读后感就两个字——过瘾。
读小学的儿子读物都是童话故事,猛一下子接触这么现实的故事,他觉得很新鲜。
是的,这就是严歌苓的特点,貌似在直露的表现生活,却总会在若隐若现里的故事中,给我们心里埋个地雷,让人在酣畅淋漓的时刻,突然在某个夜深人静体悟到故事深邃的内核时,轰然裂响,那些一时半会无法明了、无法言喻的美善丑恶,一刹那,就会充盈你的心,你所要做的就是,咀嚼这思想的内核。
二
正如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只是路人甲般地与旁人闲话一句,某个人来了, 某个人死了。但其间最为真实的感受,其中的过往,你所不曾经历的伤痛,会懂吗?
生活的悲凉无非是,无定最后拿着学校给老头的钱,终于找到老头破败不堪的家时,邻居们问他:“他的孙子,真的对他那么好?”他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停了那好大会儿”,我想,无定内心也是挣扎过的,但是他还是选择说了假话,他没有破坏老头在邻居们面前营造孙子孝顺的假象,即便那是假的,也是老人一个美好的梦想。
生活里那么多真真假假,美美丑丑,我们都无法看到,最终我们能明白的无非就是,不破坏这份美好吧。
三
老头很丑,从头到脚,没有一个地方是美的。“那张脸已经朽了,似乎早该被他自己作为垃圾处理掉了。对于那张脸,不幸该是种赞美的形容。这是具人体夸张、浓缩了劳苦谦卑的衰老,一种丰富的不幸。”
这种丑,是丑到极致的丑。外貌的丑到无以复加,是让人无法直视,让人侧面的。然而无定父亲却说,丑到了极致,就是美。
是怎样的丑的极致,这里不赘言。但是美的,我们从哪里发现,仔细阅读故事,发现丑老头的行为都是美的。美在一个残疾的老人没有四处求助,宁肯捡拾垃圾独自养活孙子。美在所有的好吃的,好东西,他想的都是他的孙子,一点点都没有想到他自己。美在用垃圾车把菜市场昏倒的无定妈拉回来的善举,就像老头说,尽管无定妈从来都没有认识过这个丑老头,而这个老头却认识无定妈。这些美的行动里,映照的是什么,无法是我们天天熟视无睹的早已默记于心的那句“心态决定行为”。是,就是丑老头那颗无法让人忽视的如此美丽的内心。
四
外表的丑,是我们目力之所及,但内心的美,我们能看到么?我们只会相信我们的眼睛,嫌恶地看到“皱纹纠纷的脸,眼睑红艳艳的,溃烂期砂眼使它们睫毛全无。”
故事里对这个孙子臭儿的笔墨不多,却从孙子给爷爷递冰糖的瞬间。可以看到小的时候,臭儿和爷爷一起去拾垃圾时,是怎么落魄的孩子,然而长大的臭儿,住在爷爷用捡垃圾换来的房子里,娶了垃圾换来的媳妇买了钢琴和一屋子的好家什,是怎么对爷爷的。
“就说我不在,要不老不死的,就总在饭点来。”
这就是小时候,爷爷什么好吃的都不舍得,全奉献给的孙子——小臭。
尽管他出息了, 去当了兵。尽管他用了爷爷的钱,买了房,娶了双手涂满了红指甲的漂亮媳妇。
臭儿——这个名字起得寓意深邃,姑且不说,这是不是真实的名字,就从他的行为,我们也会产生丰富联想。那些美与丑、香与臭的对应。如是可否!
两个男孩,他们童年时相见,除了一次小交集后,都有了自己的人生。然而,一个生活不大富大贵只能让老婆孩子吃大白菜炒肉的人,却在尽力为一个非亲非故的老头争取每小时15元的模特费。
穷和老并不可怕,脏和丑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尽管你有好的外貌,住在干净的房子里,却没有那颗善良美丽的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道德经那句话忽然就闪现脑际,而我也慢慢品咂出文中醍醐灌顶的一句话的味道。
“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
肖卫琴,10年记者编辑工作生涯,中级编辑职称,喜欢阅读写作,喜欢生命里的美好,更喜欢用心品味生活,感知那些让人心生温暖的感动。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报纸类通讯稿二等奖、自治区政府一二三奖。其他体裁作品散文诗歌及故事等作品在《中国妇女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广播电视报》、《文登大众》、《北方作家》、《喜剧世界》、《中国劳动保障报》、《精神文明报》、《浙江工人报》、《铜陵日报》、《都市女报》、《今晚报》、《今日堘州》、《黄山日报》、《潮州日报》、《阳江日报》、《九华晨报》、《燕赵都市报》、《三亚日报》、《阳江日报》、《陇南日报》、《青岛早报》、《太行晚报》、《、《滁州日报》等多有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