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同样是一起学习,有人悟性特别高,学一点,用很多,而我们自己呢,总觉得学习输入速度赶不上输出,很快就要被掏空?有这种感受的小伙伴请向我眨眨眼睛。诶,但我发现,在武侠小说里,内功深厚之人,他们学新招式的能力更快。就可以做到学一点,用很多。那如果我能修炼一种内功心法,拥有深厚的内功,我学新知识并驾驭它的能力是不是也会快很多呢?
那么问题来了,我应该修炼什么内功心法呢?
有问题,上知乎。于是我在知乎上搜到了排名第一关于学习的书,看名字就很猖狂,叫《这样读书就够了》(叉腰),是不是很猖狂,那我就要看看内容,到底能猖狂到哪里去。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个对比,是什么呢?是关于培训课程价格和对应书籍价格的数字对比,我确实被震惊了。你们想不想也被震惊一下?为了方便大家看,我把这个对比做成一个表。
大家看,同名称的书本价格几十元,同内容的培训课程几千到上万,分别是书本价格的150倍到189倍不等。我脑中想到了一个字,哇哦!
我曾经参加的叶敬秋老师的AACTP培训师认证班,他写了一本同名书,我还有他的亲笔签名,58元,培训课程不到三个白天,多少钱?8000元,多少倍呢,138倍。一比还不算贵,所以我还是赚了,对吗?其实这本书,除了案例略有差异,知识点内容书上的还全一些。那既然知识点都有出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络绎不绝参加这样的培训啊?
因为首先,自己根本学不进去。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次拿起致用类书籍是多久,看了多久就放下了?学一点就足够让人吃力了。
其次,就算学完了你就能记住了吗?记住了就会用了吗?会用了就能灵活运用了吗?所以就更别提用很多了。
所以差别在哪里?让一个几十元的书本知识变成几千上万的培训收益,这就是学一点,用很多,乃至翻倍变现!这个能力怎么培养?请竖起你们的耳朵,睁大你们的眼睛,就是这本书接下来谈到的一种学一点,用很多的内功心法——便签法。
下面我举个例子,帮助大家大致理解什么是便签法:
第一步我们首先阅读原文的一个片段,时间关系这步略过
第二步我们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内容,因为别人讲的千言万语比不上自己领悟的哪怕一句话,我把这段内容总结了一下:
第三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拆为己用:
结合我自己的情况,对过去进行反思,上周我把这篇稿子发给邓剑,希望他给我提意见,之后,我只常规的说了“谢谢你百忙之中给我的点评”发了两个可爱的感谢表情。那么现在学习了表达感谢的方法,我打算接下来的未来用行动,收获和感受向剑剑表达感谢:
“剑剑,感谢你百忙之中晚上接近11点在细致看了我的稿子之后扔出的几把飞刀,让我收获很大,我意识到了我在语句表达上冗长的问题,同时也要多站在听众角度思考问题。我感觉感动和开心,真的是深刻的体会到了锦英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鞠躬)
刚刚我看到剑剑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具体是什么感受,下来可以采访一下。我自己说完这些之后呢,也很开心,当用正确的方法感恩他人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
所以小小回顾一下,咱们便签法的步骤分别是阅读原文(R)后,用自己的话重述内容(I),与我们产生关联,拆为己用(A),回顾过去反思应用,展望未来计划行动。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略的个人便签法。时间关系,我可能降不到更多的细节,具体怎么结合自己,怎么提炼,怎么拆解都需要下来进一步修炼。之后你会发现便签法,就像一个智能的吸星大法,捕捉到一点点对方武功的招式,就能快速拆解,化为己用。别人没有这个能力的,一时半会还吸不走呢。
因为初步有了这种学习内功,在读演讲相关的书时,我才能通过反思,找出问题,练就演讲的基本招式;
因为初步有了这种学习内功,在读销售培训的书时,我才能结合实际,提炼要点,形成销售培训的秘籍。
因为初步有了这种学习内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需要的知识,我能比从前更好的快速拆解,化为己用。
那么坐在下面的各位朋友,你们现在有没有一点兴趣呢,如果有,就说明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先抛砖,引玉就那议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简书,看看我的便签作业。也祝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晋级修炼的内功心法(太极动作),成为武林高手,我们一起叱咤风云,笑傲江湖!(抱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