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空间的第一个法宝:减少选择,坚少入口
(一)你现在为何疲劳的285个理由:每天琐事事情想法太多。
我经常觉得在办公室呆了一天,感觉工作量不大,但晚上回家就会有精疲力尽的感觉,那是因为脑袋里的想法太多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干,但想了很多琐事的不重要的事情,浪费了脑细胞。作者曾统计过,一天大脑中会不由自主的想到285件事情。多么惊人啊,但这些决定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比我我自己,早上刷牙看到洗手台脏了,就埋怨婆婆和老公怎么不擦,怎么看不到,怎么是我在擦。
比如工作上,写完申请,一会点进去看看有没有审批。这些都是花费了我们的精力,消耗了自身的能量。批完的时候,肯定会有通知。
再比如微信,太多太多的消息了,看到闪烁,就要进去看一下,其实也是在浪费精力。
作者比如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块亮黄色海绵,我们没做一项决定,就会有一小坏海绵脱落,一整天都是处于这种状态当中,那海绵掉完了怎么办,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就没有做办法做决定了,所以到晚上该陪孩子的时间,自己累的躺在床上,没有精力给孩子绘声绘色的读绘本,没有精力给孩子互动英语启蒙。这一年血淋淋的现实,终于找到了根本原因。要想使得海绵再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吃,一个是靠睡了。这也就是决策疲劳解释了为什么富有理性的普通人会朝同事和假如你发货,会疯狂的买衣服,买垃圾食品等。
针对上面这些,要减少入口,减少时间。减少选择。
怎么做呢,首先:
1、家里的卫生看到后自己忍受不了就别再想,如果自己愿意做,就立即动手打扫,不愿意做,就放在那,别去想,别去埋怨,等到心甘情愿要做的时候再去做。
2、邮件:一天查看两次就够了,早上和下午一上班的时候
3、微信:关掉微信,工作时间一天看3,4次就可以了,比如上午11点,下午4点,有重要的事情联系不到你,会打电话的,同事会来找你。2018年的时候不是也实践过吗。重新行动吧。
(二)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人都要毫无选择得服从自己的规则
作者说他自己本身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身上的决策疲劳竟然是浑然不知,发生这种情况时,人一般只有两种选择:
1、不做决定;
2、做错误的决定;比如买基金的时候或股票的时候,设定了日子,到那天要购买呢,又看到跌了,涨了,又思考现在不合适啊,过几天啊等等。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作者给自己约法三章:也适合当下的我:
我给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我将这三条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桌子上,无论情愿与否,都必须严格执行。
规则1:如果活期账户超过1000元,就将超出的部分转入微信理财通;
规则2:如果理财账户超过10000元,就将超出的部分用于投资(股票或基金)。
规则3:切莫违反前两条规则。
通过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
我们要为自己的大脑制定规则,还是将我们的决策力用在重要的地方。就像是遵循知道地科学健身还有清晨那杯预先打好的奶昔。
当我们不再给自己那么多选择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深陷困境时的意外之喜
这也告诉我们,选择越多,幸福感就越低。我们就会决策疲劳所困。
比如家里的两个书架,摆在洗手间对对面的墙上,满满的书,每次看到都给自己满满的重种的压力感。也不知道要看哪个为好。新家里一个不经意的想法,把书架墙都放上柜门。生活中留白,也不会给自己的大脑徒增压力。
现在越来越理解,极简生活的快乐!选择越少,进入大脑的事物就越少,就可以把就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把自己的写字台整理干净,晚上回家随手整理完宝宝白天在我写字台玩后铺的一堆绘本和玩具,早上醒来,看到干净的写字台比看到满桌凌乱的绘本玩具心情是不一样的。
(三)如何减少选择呢?牢记四点、分清主次。
决定越少,办事效率就越高,可能高5倍,也可能是10倍,也可能高的更多。
但总而言之,都必须当机立断,分清主次。你可以看一下你每天所做的决定,然后决定哪些需要放手,哪些需要规范,哪些需要践行,哪些需要权衡。
为什么决定越少,办事效率越高呢。那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太多选择时,我们
1、什么多不做,在大脑极其疲劳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放弃了抉择。
2、表现差劲。不喜欢放弃,那还有 就是一种选择,就是做出糟糕的决定。
在疲劳状态下,你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做决定而做决定。
反应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工作上累的不行时,大脑就不做决定了,就应付了。生活上也是。聪明的商业人就利用了这一点,在超市的收银台处摆上棒棒糖啊、口香糖啊等,你逛完超市大脑已经疲惫了,这时收银员给你推荐东西,你大部分都是毫无理性买下的,不管是不是需要。
但大脑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财富。灵机一动,就可以产生改变世界的思想、创造美轮美奂的艺术,探知不为人知的生命奥秘。
但除了这些,我们的头脑里还有哪些无足轻重的决定,在每日每夜、无休止的躁动着,她们就如同闪烁的光芒,逼得我们无法深入思考。这些琐碎的决定像贼一样偷走了我们的深思。用粗俗的话说,这些琐碎的决定简直是站着茅坑不拉屎。无时无刻的存在着。
(四)作者研究了成功人士后发现了她们身上的领导力特质后,发现了最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即每天给她们的大脑减轻数百条额外的负担。比如奥巴马、扎克伯格、乔布斯。
时不时想想人生中所做出的决定并将他们在这张图中对号入座,有助于我们分清什么是轻重缓急。哪些是可以听之认之,不需要费心去想的?(比如买卫生纸、买洗发水等)哪些是需要规范的,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窗口去做的?(每月交电话费、交电费,每月发工资后还贷款、理财、投资、)哪些是可以践行、放手去做的?(比如买菜、打水,打扫卫生,直管去做就可以了),哪些又是必须权衡利弊、反复思量以确保万无一失的(买房子、换工作、精选每月宝宝英语启蒙磨耳朵音频内容、每周互动的主题。)
眼下,这条秘诀并不完善,一些小的决定偶尔会成为漏网之鱼。不过这没关系,我们并不是要追求完美。
总而言之,放手、规范以及践行既可以解放思想,又可以节约时间。
解放我们备受煎熬的大脑。哈哈也就是GTD工作法。现在有点理解了,想到要做的事写在清单上或者在滴答清单上设置好日期,这个习惯用了一年了,很棒哈哈!
二、创造空间的第二个法宝:制造最后一分钟的恐慌,赢得时间。
我们往往总觉得还有时间,总是不紧不慢,想着一会再做吧,干干这,干干那。
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一个法则,就是帕金森法则,减少时间。制造恐慌感,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
最后期限创造的紧迫性迫使大脑不得不分清主次,聚精会神。
再来看看图的最右边,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就越小。今天想一点,明天开始干,下周再回过头再干,我们就这么犯上了拖延症。
拖延是最致命的摧残形式。想想我们日常工作中不经常这样吗。
为自己要做的事情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制造最后一分钟的恐慌,为自己设置一个合适的期限。要记住,任务完成后,你就是在创造空间。还要记住啊,晚的期限不仅是痛苦的,还是一无所获的。
比如上学期间,周五晚上写完作业,周六周天不就可以尽情享乐玩耍了吗,不需要担心作业还没做。
三、如何保护你最有价值的财富呢?李笑来老师也说你最大的财富是你的专注力,也就是注意力,你把注意力放在哪呢?去年听的时候没多大感触,这半年来的实践慢慢明白。
人只有一个大脑,大脑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大脑是整个宇宙中最不可思议和最错综复杂的物体,我们如何使用大脑呢?
大脑创造了你现在的生活并随着你肉体的消亡而消亡。为了充满电格,大脑需要一天6-8小时的睡眠和尽可能健康的食物。我们保护吃的食物三分之一被用来直接供给大脑了。
四、那么我如何保护大脑呢,就是堵住入口。也就是关紧大门 锁好窗户 但还得回应门铃。这一年自己慢慢践行和慢慢体会吧。早上把不重要不常用的app就都删除了
堵住入口,保护大脑,堵住大脑的所有入口,只留一个可以控制的。通过堵住大脑的入口,给大脑补充能量并让它肆无忌惮的转动的。如何堵住大脑的入口呢,减少选择,一季度逛一次街,集中搭配4-5套衣服;减少社交媒体入口。每天集中时间定时看微信,而不是 时时看。关紧大门,锁好窗户后当然不错,但还得回应门铃。门铃就是指的要紧事。
让大脑创造伟大的作品,体味生活的闲暇,为你最重要的想法和狂热的努力去加油吧!
四、你和其他员工共有的错误的观念:
多任务处理,同时处理两件以上的事情。你根本不可能实际做过这样的事情,你所做的不过是开会车,发下短信,刷会呀,脱掉袜子,脱掉袜子,然后继续刷牙。你坑你是一起完成了这么多事,便获得了多任务处理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