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带班》第六章为抓常态课,内容分别是教材要看个仔细、教参要捏准要点、考点要紧跟脉搏、题库要众人拾柴等。我把对我影响最深的章节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教参要捏准要点
教参一般由“教学要求”“教学说明”“教学建议”“参考资料”四个部分组成。“教学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却是纲领性的,教学的时候了然于胸,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教学说明”则要细细地看,有经验的老师能看到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考点。看来,教参需要仔细研读而不仅仅只是公开课急用时才翻阅,这点在平时我自己做得就很不够,总觉得看下现成的教案里的教学目标,然后照着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很大的偏差,其实错得很离谱。
就像书中写的,实际的教学步骤不一定按着“教学建议”来,然而“教学建议”里涉及的“建议”,不能简单地当作“建议”,要当作“考点”。这样每一课的考点才能了然于胸,一个单元的考点整理在一起。虽然自己在复习阶段要花点心思根据单元卷子上的考点进行整理,书中讲到: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研究教材,不是上公开课的解读教材,而是从解决温饱的角度来琢磨教材。重视没一个单元的“练习”。注
二、考题要紧跟脉搏。
1、要研究统考卷上的题目类型,要研究题目的难易度。分析三年来统考卷上的题型变化。关注出卷人的思想和思路,题库要众人拾柴。我每次都是考前通过做试卷来了解研究题目题型,这样效率是不高的,反思在这方面教学工作,要提到备课阶段,这样课堂重难点会清楚,课堂效率会更高。
三、常态课要脚踏实地。
常态课的基本特征。听。最好的纪律叫“倾听”,听老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回答,管住自己的嘴不乱说,管住自己的手不乱玩东西。读。不断地朗读课文,不断地复述课文,不断地背诵课文,不断地读词语、边读边记词语。3、写。当堂讲过的知识点、回答过的重要问题,要写下来。
常态课要脚踏实地。书中总结了常态课的几大基本内容:课后习题、教参考点、练习册内容、统考题型。看来就像书上说的,家常课不用搞太多的花样,就像家常菜不用做出什么花式来,口味好就行了一线老师就该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些踏踏实实的事情。
抓常态课。常态课和教研课、观摩课不同,它是实实在在的,更是日复一日需要面对的,怎么抓常态课呢?管老师给出了六条建议和方法。研究教材,参考教参等都重要,还要训练学生“听课”的能力。总之,常态课要抓得扎实还是得多花心思在教材、教参和听、说、读、写等方面,还得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最平常的家常课,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板书要不遗余力。
板书要多写少擦。板书是一个教学思路,也是教学要点的思维图,板书都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写下来的。课上到一半时,可以根据板书复述一下,顺便过渡到下面的环节。课上完了,也可以整体性的复习一下。
板书要干净整洁。干净整洁是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干净整洁的板书也为学生作一个示范作用。
课堂学习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途径,一堂好的课可以增强孩子们学习的信心,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活动的过程,形成的结果的好坏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作业评价、家校合作、学生心理等。管老师把每个方面的内容都讲得很细,很有示范性与实践参考性,我从管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