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靠《活着》活着"的余华老师,在这个寒假几乎霸屏了我的抖音首页,变身"欢乐喜剧人"的他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想象。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余华老师的印象还停留在《活着》的封底照片上:穿着黑大衣,表情肃穆,不苟言笑,一看就是个"狠角色"。因此,由于余华老师在我心中"严肃男人"的刻板印象以及他笔下的主人公过于悲惨的命运,导致即使许多人都推荐过他的书,我也一直对他的作品敬而远之。但是,真实的余华老师和我想象中的实在差距过大,实在是太幽默,太有趣,所以我还是被网友安利到了《兄弟》这本书,并且断断续续的在寒假结束前看完了这本书。
书籍简介
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两极反转的态度
李光头在厕所偷窥被抓住游街批斗,镇上的男人一面唾弃他,一面又找他打听那天看到了什么。表面上站在道德高低批评别人,背地里却又一副恶心人的作态,天光下做善人,阴影里做臭虫,虚伪又可耻,人性的丑恶和复杂一览无遗。后来李光头发迹了,雇了刘作家当他的形象代言人,又把他之前偷窥的事情给美化了。这下,在外人看来,李光头就是一个有钱还爱做慈善,人人尊敬的成功企业家,不得不说,难怪那么多人即使不择手段也想获得成功,当你拥有金钱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它来重塑自己的形象,即使是之前犯的错也能把它合理化,然后名利双收。
你是我的兄弟吗
是兄弟,又不是兄弟。这本书的两位主人公李光头和宋钢是重组家庭的两兄弟,李光头没有父亲,宋钢没有母亲,但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相爱了,于是两个人变成了四个人,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李光头和宋钢成为了没有血缘的亲兄弟。不过,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在"他俩真是亲兄弟!"和"他俩真是兄弟吗?"两种想法中反复跳跃。宋钢的父亲宋凡平被抓走批斗的那段时间,李光头的母亲李兰去了上海治病,李光头和宋钢相依为命,一起做饭,一起玩,一起被镇上的大孩子欺负。这时候的他们是同甘共苦的亲兄弟。再后来,李光头和宋钢又住到了一起,李光头当厂长的时候,宋钢给李光头织毛衣,保管他的工资,两个人都只有对方唯一一个亲人了。这时候他们是至亲兄弟,他们也只有对方这个兄弟。故事发展到这的时候,我以为接下来就是两兄弟一起奋斗,打拼事业的故事了,结果没想到,余华老师的笔下果然不存在圆满这一说。李光头爱上了镇上的美人林红,但是林红却十分厌恶李光头,喜欢上了宋钢,于是,兄弟俩因为一个女人决裂。在若干年后,李光头又和已经嫁给宋钢的林红偷情,直接导致了宋钢卧轨自杀。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经历过苦难,父母去世后只有对方陪伴在自己身边,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是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亲兄弟,结果世事难料,亲兄弟最后却做不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