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刘润老师专栏,惊叹现实中的商业就是这样子的,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自己延伸思考,先将笔记整理出来。
人治与法治,就像集权与分权一样,它同样不是“是非”的问题,而是“阶段”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什么时候人治,在什么时候法治,最合适。
应该在什么时候法治,什么时候人治?分阶段。
第一, 创业期:人治。
在创业期,团队人数很少,资源特别紧张,你连雇个专职HR都舍不得,当然更没钱养什么候补团队。这时,如果你把大公司的法治文化带进来,比如20页的员工守则,50页的考核制度,估计很多人会想:就给这点钱,让我陪你玩游戏?然后都跑光了。但还好的是,因为人少,你一抬头就能看到所有员工,每个人什么性格,有什么喜好,你全知道。你对这些员工的管理,完全可以写在心里,而不是制度里。
这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立投名状、歃血为盟,然后说:兄弟们,未来什么都有。人治当然有问题,比如容易形成一言堂,但是灵活,而且成本低。
第二, 成熟期,法治。
到了成熟期,你已经没法在心里管理1000个员工了。这时,你必须诉求法治。
人治是弹性的,法治是刚性的。人治讲求权变,法治讲求不变。所以一旦走向法治,就必须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就有成本。法治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司法成本。
HR有专人制定招聘方法,行政部有专人制定员工守则,财务部有专人制定报销制度。这些都是立法成本。然后万一有人有法不依呢?轻则警告、处罚,重者要解雇。这时,你就需要候补团队了。候补团队,就是你的执法成本。但是,你怎么知道谁遵守,谁不遵守呢?你需要审计和督查团队,不断检查组织健康度。这就是司法成本。法治是有疗效的,但也是有成本的。
第三, 转型期,回到人治。
转型期的本质,是第二次创业。一旦进入转型,企业再次回归不确定,你又要开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立投名状、歃血为盟。如此往复。
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你会逐渐找到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旦拥有了大家真正信仰的文化,你就会进入梦寐以求的“无为而治”。
这世上大部分的问题,到最后都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程度的问题,阶段的问题,甚至是成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