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题,挺反人类的。
于我而言,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自私利己的。我的所谓自私并不是指的排他,而是优先照顾自我的合理需求,守护作为独立个体的边界。
无我利他的人,要么真的内心能量充盈到满溢,并且源源不枯竭,如同人间行走的神,少之又少;要么只是一种表面的伪装,给自己荒芜的人生附加意义。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母亲“为了”孩子的人生幸福,放弃私人生活,寸步不离地照顾已经上大学的女儿,甚至软磨硬泡在学校的宿舍获得一间空房,和女儿两人同住。这个故事中的女儿,最终选择跳楼自杀。
其实女儿不止一次透露出要远离母亲的意愿和打算。她曾经选择不主动打电话给母亲甚至少接母亲的电话,采用消极回答她的方式来做心理上的分离。她还曾经说过考大学一定要考到离家乡远远的地方,寒暑假也不回家,在物理上和母亲做分离。
这个女儿看似不孝,是因为旁人忽略太多细节,也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宣扬父母之恩大过天,却不说恩情是最有力量的控制。因为,恩情在接受者并没有完全同意的或者清楚的情况下,把TA拉入了一个偿还者的角色之中。TA什么都没做,却要背负不小债务,而且这个债务还有可能随着关系存在时间的维持而不短累积。
这种情债,最是难还。钱,无论在哪里都长一样,衡量的尺度是精准的数字。而情,太主观了,只要付出恩情的人不接受,说你没有尽心尽力,偿还者就没有清偿的一天。这种生活,还伴随着施恩者零距离的“陪伴”,真是令人窒息。杀死人的,真不一定是看得见的凶器,那植入脑海的绝望早就一天一天缩紧了脖子上的绳套。
她的女儿,用死亡这最高的代价,最后一次捍卫了自己的独立边界。而这个母亲,到女儿去世,也依然在强调自己为她的人生付出了多少多少,她怎么能够这样做。她的死,都无法清算这笔债,她的母亲,至始至终,都想在无我利他的付出中,依附到另一个人的人生上。
这种虚伪又可悲的利他,确确实实是“无我”的——因为付出的人早就是一个寄生虫,依靠着策略上的利他,过着需要宿主的自私生活,此生不得独立的灵魂。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们,答应我,稍稍活的利己一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