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与IO的详细区别(通俗篇)

内核空间、用户空间、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确实有点儿深奥。

就速度来说 CPU > 内存 > 硬盘

  • I- 就是从硬盘到内存
  • O- 就是从内存到硬盘

第一种方式:我从硬盘读取数据,然后程序一直等,

数据读完后,继续操作。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叫阻塞IO

第二种方式:我从硬盘读取数据,然后程序继续向下执行,等数据读取完后,通知当前程序(对硬件来说叫中断,对程序来说叫回调),然后此程序可以立即处理数据,也可以执行完当前操作在读取数据。

在以前的 Java IO 中,都是阻塞式 IO,NIO 引入了非阻塞式 IO。

还有一种就是同步 IO 和异步 IO。经常说的一个术语就是“异步非阻塞”,好象异步和非阻塞是同一回事,这大概是一个误区吧。

至于 Java NIO 的 Selector,在旧的 Java IO 系统中,是基于 Stream 的,即“流”,流式 IO。

当程序从硬盘往内存读取数据的时候,操作系统使用了 2 个“小伎俩”来提高性能,那就是预读,如果我读取了第一扇区的第三磁道的内容,那么你很有可能也会使用第二磁道和第四磁道的内容,所以操作系统会把附近磁道的内容提前读取出来,放在内存中,

缓存

(PS:以上过程简化了)

通过上面可以看到,操作系统是按块 Block从硬盘拿数据,就如同一个大脸盆,一下子就放入了一盆水。但是,当 Java 使用的时候,旧的 IO 确实基于 流 Stream的,也就是虽然操作系统给我了一脸盆水,但是我得用吸管慢慢喝。

于是,NIO 横空出世。

参考博文:https://blog.csdn.net/maguanghui_2012/article/details/546005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