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戏称晓晓是时间管理大师。
每周一三五有语文早读,她六点半前来辅导,七点十分早读结束,手机上点的外卖七点十六送到家门口,她也飞跑着赶到家门口。拿着外卖进房门,给已经独自起床的儿子收拾书包,让孩子吃饭,然后七点三十五左右送孩子到小学校门口,七点四十到达办公室,准备上第一节课。十点五十小学生放学,她再匆匆去接儿子。然后让儿子坐在办公室,等她放学一起回家。
周二周四两天没有早读,她一般会给上高二的女儿送午饭,女儿是她和前夫的,一直由她带着,虽说成绩一般,但是情商高,跟妈妈关系亲密。有一次说好的中午做排骨,十点开始拿出排骨解冻,快十二点了还没有炖好,只好又去街上买了羊肉冲汤,她一个劲地给女儿道歉,说自己做饭不在行,一定要原谅妈妈。她家女儿懂事,体谅妈妈的不易,说妈妈要工作,要接送弟弟,还要给她送饭,很不容易了。
况且,有时候,她还要去另一所初中接送老公的儿子。上星期四,刚开始教研不久,她说得请假,去接大儿子。我说初中生了,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回来?叫个出租也行啊!她说让他自己回来更麻烦,可能会找不到家,一会儿再去街上寻找,更麻烦了。大儿子就读的初中,跟她家所在的小区在一道线上,不用拐弯,没有岔路,怎么会迷路?她说迷路又不是一两回了。有一次让他一个人去附近上美术班,上课时间过去半个小时了,美术班老师打电话问孩子怎么没到,她又去街上找了半天,才寻回迷路的孩子。也真是奇了怪了!高高大大的小伙子竟是路痴。孩子的妈妈呢,不管不问吗?她说了一件奇葩的事,说孩子跟他的姨家老表发生点小矛盾,孩子姨还找她告状,你说他妈妈管不管?还真有意思。
我问为什么不找个帮忙的人,她回说以前找的有,是老公的姑姑,又勤快又操心,省了她很多心力。可是婆婆觉得小姑子挣她家的钱了,百般挑剔,把人家气走了。那是你婆婆想来帮忙吗?不是,她要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好嘛,不出钱,不出力,还不让找保姆,这是何居心?
晓晓吐槽说,幸亏现在公公身边离不开人,婆婆才没有闲暇管她的家事。如果像以前,他们两个都健健康康的,我们家更是鸡飞狗跳。我辅导大孩子写作业,她嫌弃我不会教,说我为什么不给他写写?把作业本子啪啪地摔到桌子上。
好有个性的婆婆!
这天是周四,我们的课在下午。晓晓上午就在组群里怂恿大家,说她婆婆老家那里趁农闲唱大戏,大家可以上完课一起去逛一逛,晚上有打铁花项目。这是临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超开业、楼盘营销,都会邀请打铁花的,可是每次的现场,人员聚集稠密,我还没有现场观看过。
接龙的有十几个人。下午上完课,我们开了三辆车,总共十五位大人两个孩子,晓晓老公从云南回来了,开的是七座的问界新车,我们几个羡慕说,还是第一次坐这么高端的汽车。这新车起动时有些飘摇感,不大一会,车上的人都有些眩晕。我自从学会开车,就很少晕车了,但这次不行,胃里一直往上翻涌,晓晓的儿子对着爸爸喊起来:爸,你慢点吧,我都要晕了。只有前排的薛老师反应小一点。下车后,天已经黑了,我们对着凉风吹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感觉胃里才好受些。
晓晓老公已经在山脚下的饭店订好了房间,他们家挨着白云山,有家饭店以做各种野味闻名。山香菌,山野兔,山蝎子,山鸡,还有一种叫啄木虫的,长长白白,炸得透亮,看起来有些恐怖,嚼起来面香。我们都说今天托晓晓和老公的福,享受到了山珍美味。
饭后去山脚下近距离观看打铁花,我们穿着褂子绒衣,打铁花的却是赤膊上阵,一会双人合作,让绚丽的铁花在空中飞舞,一会借用道具,让铁花在空中抡成圆环,巨型摩天轮般旋转,火星四溅,光彩夺目,引得我们啧啧赞叹。
九点多,大家恋恋不舍地返回。回程时我们几个都不愿再坐晓晓老公的新车,反正男同事喝酒了,让他们坐去。
我们自己开一辆,几个小姑娘一边羡慕晓晓老公做生意挣钱,换车如换鞋,一边吐槽晓晓老公,说来时晕车与他的开车习惯有关。车速太快,起步与刹车又太猛,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没有油车稳,还开得这么烧包,真是成功人士的作派啊!
回望黑沉沉的夜空,打铁花结束了,人们又燃放起了绚丽的烟花。